“治国先觅治水方”
——红旗渠的开凿与贯通
河南省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奋斗了十年,30万人参与修建,81人牺牲,完全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640万立方米,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方修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从林县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林县人民改天换地的壮举使红旗渠从一项水利工程,延展为一个地标、一处风景,更升华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
——编者
王胜昔 申伏生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治国先觅治水方。”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
在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高潮中,河南林州(原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用了10年时间,从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客人来了不倒水,亲戚来了不端茶
林州市史称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自古缺水。当地民谣:“好女不嫁河湾村,辘轳大,水井深,绞水使断脊梁筋。”“天旱把雨盼,下雨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
严峻的缺水环境,使以前的林县有一个很奇怪的传统,那就是客人来了不倒水,亲戚来了不端茶。1995年4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在《红旗渠志》发行座谈会上,回忆起1944年的一段往事。那年,她和一批干部,奉调从晋察冀边区南下,从林县境内走过,想在路过的村庄寻碗水喝,却得到老大娘这样亲切的回答:同志,这年头太旱了,喝水不容易,给你个窝头吃吧。宁给一个窝窝头,也不给你一碗水!
其实这种事情在林县是司空见惯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杨贵刚到林县任县委书记,有一次下乡,到了一户老百姓家里,这家的主人特地端了一盆水,让杨书记洗了一把脸。准确地说,那不是大脸盆,仅是一个碗大的一个小铁盆。杨贵书记洗过手脸以后,顺手就把水给泼了,这家的主人心疼地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过后,随行的当地同志对杨贵讲,洗过手脸的水千万不要给人家泼了,人家还有大用呢。山里有不少人家长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手、不洗脸,逢年过节或者串亲戚赶庙会等特殊时侯才洗手、洗脸、洗衣服。洗手脸也是全家***用一个洗脸盆。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县姑娘的谈婚论嫁,择偶的标准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可能就是看重对方的学问能力、身高长相、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林县的姑娘找对象不图钱,不图人,就图有水用。河顺镇城北村有个姑娘,同马家山一个小伙子相爱,各方面都觉得挺合适的,就是因为对马家山村人常年要到5里外的西沟去挑水感到不称心,结婚时就向男方提了个条件:过门后5年内不到西沟去挑水。那时的林县姑娘嫁人就是如此,不图你家产万贯;就图你有水洗脸。因为缺水,很多山村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
为了子孙幸福,誓要改变林县面貌
长期以来治水的实践使林县人民认识到,要彻底改变缺水的面貌,必须寻找新的可靠水源。
源于山西省的漳河,水的流向自然而然成为这一地段河南、河北两省的界河。北面是河北的涉县,南面就是林县的任村镇。漳河流经任村的地段长15公里,但是这15公里的地形都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正因如此,这一代的老百姓只能守着漳河种旱地,近水也解不了近渴,无奈地望着漳河叹息。
1959年10月10日夜,林县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对引漳入林工程进行专门研究。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改造大自然,小手小脚不行,必须大干快干几年,在太行山上开凿一条“大运河”,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彻底告别“水贵如油”的历史。会后县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引水点及渠线进行测量。
1959年11月6日,林县县委正式向新乡地委、中***河南省委报送《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1959年12月23日,新乡专署水利建设指挥部发出《关于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的通知》。
1960年1月16日,林县向新乡专署、河南省报送《关于兴建引漳入林工程请示》。中***河南省委对林县引漳入林工程非常重视,向中***山西省委致函,省委领导还以个人名义向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写信请求支持。
1960年2月3日,中***山西省委给河南复函,同意林县从平顺县引漳河水入林县。
1960年2月6日,中***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写信告诉中***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山西省已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1960年2月10日,林县召开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向全县人民群众发出了《引漳入林动员令》,号召全县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为了彻底改变林县面貌,发扬我们光荣的、伟大的历史传统而勇往直前地战斗吧!”
奇迹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梦想是在不懈追求的努力中实现的。
一水浇灌百花开。山满林,水满塘,鲜果累累扑鼻香,林县大地呈现出“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崭新面貌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红旗渠如碑,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红旗渠由梦而起、而为、而成,它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同一种精神。
水是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的一个梦想,有梦想就有期待,就有机会,就有动力,就有奋斗。正是在这个梦想的激励下,林县的每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10年来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以想像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圆了林县人民水的梦。在圆梦的过程中,收获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今天,距离红旗渠的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每个走近红旗渠的人无不被其壮观的建筑所折服。虽然太行山今日的灿若云锦淹没了昔日的开山炮火,但走在渠上,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建造者劳动的号子,感受到开渠人炸山的震撼。看着这一恢弘的建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多一份感动。
自1965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光辉道路》以来,各大媒体不间断地推出关于红旗渠精神的重头报道,著名作家华山的报告文学《劈山太行侧》、王怀让的《太行浩气民族魂》都产生了强烈反响。1994年6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红旗渠畔谱新篇》。从1969年起到现在,红旗渠的内容连续被编入中小学课本。
2011年出版的《中国***产党历史》第二卷将红旗渠载入其中。在该书第十七章第三节中写到:“同在六七十年代,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了‘人造天河’红旗渠,其事迹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后一句特别提到:“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这条盘绕在太行山千嶂绝壁上的蓝色飘带,是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之一。”
2013年8月,红旗渠干部学院揭牌。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目前,学院已被中央国家机关、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国防大学等30余家单位确定为爱国主义、现场教学、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研究、教育为主的重要基地。
岁月无痕,红旗渠如碑,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红旗渠精神属于全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