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臣这个句子文言文的翻译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臣这个句子文言文的翻译

一说为兰姓女子,承祖上仕籍,现在家中仍有人在朝为官。

二看下面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疑难之句,几十年来,迄无良解。

一、山东大学萧涤非认为“丞,指府丞,辅助太守的官”(1955年《光明日报》),中科院文学所余冠英认为“丞,指县丞,县令的助手”(《乐府诗选》)

我认为:

派遣府丞为媒人,不能解释“主簿通语言”, 派遣县丞为媒人,不能解释“还部白府君”,而不管这个媒人是府丞还是县丞,都不能解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因为做为媒人的府丞或县丞,都不可能如此低声下气,如此没有风度。

我们看到,《说文解字注》一O四页、1939版《辞源》子集 六六页、1980版《辞源》0045页、1980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1页,分别指出:“丞者承也。丞通承,秉承,秉受”,

由此,遣丞即遣承,接受派遣之意。“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是说县令的媒人走了数日,不久又接受派遣,回来再次求见,给太守当

媒人。县令的媒人和太守的媒人是同一个人。此人是个卑贱的平民,“诺诺复尔尔”正是他的本色。媒人并非太守亲自委派,而是通过主簿进行的,故有“主簿通语

言”。主簿向太守汇报求婚情况,故有“还部白府君”。

把郡丞县丞从诗中一笔勾消,种种疑难不复存在,杜甫诗云: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正好用来对此写照。

二、萧涤非和余冠英都认为“兰家女指另一兰姓女子”

我们看到,,1939版《辞源》申集一O五页、1980版《辞源》1489页,分别指出:“凡人物不知生出者谓之兰”,按此,兰有微贱意,“兰家

女”即“清贫人家之女 ”,“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说通悦,即“(太守)喜欢'祖上做官而现在是清贫人家'的女儿”,这是媒人转述的主簿的话。

因此“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应在“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之后。主簿通语言即通主簿之语言(媒人转达主簿的话)。

把兰姓之女从诗中一笔勾消,种种疑难不复存在,杜甫诗云: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正好用来对此写照。

三、剩下的问题是对“寻遣丞请还”的解释

郭锡良《古代汉语简编》下册713页“这句是说县令派县丞因事向太守请示回来。寻,不久。遣丞请,指县令派县丞去郡府向太守请示事情,还,指县丞请示后回到县里。这句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全句主语是县令,在句中省略了,‘遣丞请’是递系结构,丞作遣的宾语,又作请的主语,还,在语法上是另一分句,树语是丞,省略了”

牵强而吃力。

其实,“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是说县令的媒人走了数日,不久又接受派遣,回来再次求见,派回来当太守的媒人。

四、我发现,根据韵脚和意思,应把有关诗句的次序略做调整——把“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放在“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之前,即应为: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译成白话:

(县令的)媒人离去没几天,很快又接受派遣,返回来再次求见。派回来当太守的媒人,转述主簿的话:‘(太守)喜欢祖上做官而现在是清贫人家的女

儿。太守家的五公子,风度翩翩,还没定亲’,(媒人说:)‘多么令人高兴啊,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公子,(太守)已经决定与你家结亲,特地派我登门(做

媒)’,……,媒人离开座位,连声说‘好,好,就这样,就这样’,主簿回到太守府,向太守汇报(求婚情况):‘下官我奉命(派遣媒人),(媒人)与刘家谈

得非常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