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学教研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识字教学教研活动方案1一、教材简说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情感目标: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三、重难点处理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四、教时: 2教时。
五、教学媒体: 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朗读感悟
1、自己读谚语,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教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
4、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
6、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u。
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布置家作: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识字教学教研活动方案2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鹅、曲、项、向、掌5个生字,认识鸟字旁。
2、掌握分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
教学的难点:学生掌握一定分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培训识字能力。
《鹅》是湛江市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所作。全诗四行两句,诗人运用素描手法,形象描绘了鹅的外形、体态、毛色,在写美的同时,诗人的爱鹅之情流露在诗名的字里行间,诗句通俗易懂,全诗有5个要求掌握的生字、分别是:鹅、曲、项、向、掌。在读音方面:掌是翘舌音,同时又和项、向一样是后鼻音,其中两个xiang是三拼音节,曲的韵母为u。这5个生字中,有表示事物名称的,有表示形状的,还有表示动作的。其中3个是合体字,两个为独体字。
二、说教法。
根据湛江语文教材"掌握方法,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会采取以下的教法:
1、把5个生字作为一个整体,从音、义、形三方面引导学生自已掌握识字的方法。
2、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采服以下方法来识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2、借助多媒体,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3、运用笔画、部件识字法,分析记忆字形。
4、游戏中巩固识字。
四、说程序。
学生识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有师指导,是通过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来掌握生字。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认识的生字比较规范,但过程繁锁,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有师指导虽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另一种途径是无师自通,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生字。通过这种途径,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记忆牢固。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无师自通的条件,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一)创设情境,学习读音。
1、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出示课件一):一群美丽的白鹅,在绿水中,摆动着红掌,在清清的池塘里拨弄着水波,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低头饮水,时而引吭高歌。这样生动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的古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这首古诗。这个画面会重复播放两次,播放第二次时,学生也轻声地跟着朗诵古诗。画面中图象、声音及整首古诗同时出现,让学生可以把文字与图像、声音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生字打下基础。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出示课件二)
(1)读准屏幕右边的音节,在读音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利用画面的闪动提醒学生。
(2)开火车,小组读巩固的发音。
(3)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把5个音节放在相应的生字上。
这样soft/,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的读音,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生字的读音的方法。
(二)直观激趣,理解字义。
根据"大纲"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和识字要与发展思维、发展能力、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的原则,我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的方法。
(出示课件三):一幅"鹅"的静态图。
1、观察画面,理解"鹅、项、掌"的意思。
提问:这是什么?指着鹅的脖子问:这又是什么?告诉学生鹅的脖子就是"项"。再指名学生再图中找出"鹅掌"的位置。
通过观察画面的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鹅、项、掌"的意思。
2、动作表演,理解"曲"的意思。
(1)提问:鹅的脖子是怎样的?告诉学生"弯弯的"就是"曲"的意思。
(2)学生做伸直又弯曲的动作,进一步理解"曲"的意思。
3、在朗读中体会"向"的意思。"向"字的意思不需教师作特别的解释,把这个字放在诗句里,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体?向"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诵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向"就是"朝着,对着"的意思。
学生通过画面的直观形象,做动作及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了5个生字的意思,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字义的方法。
(三)、掌握方法,识记字形。
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根据每个生字的特点,用部件、笔画识字法,分析记忆字形,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变"厌学"为"乐学",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1、尝试记忆字形,形成记忆表现。
2、进行"你说我写"游戏。
(1)师示范游戏玩法,以"鹅"字为例,鹅这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我"字,右边是"鸟"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一边根据老师的'描述,一边写出"鹅"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操作多媒体(出示课件四),利用多媒体中"鹅"字的规范书写,让学生知道鹅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它的间架结构。
(2)学生进行游戏,4名学生上台,一个学生说,3个学生写,先写"项、掌",再写"曲、向"。
"项"字左边是"工"字,右边是"页"。左边的"工"最后一笔是提。"鹅、项、掌"三个字是熟字或是学过的部首组成的,学生容易分析字形,所以先写。"曲"和"项",先启发学生用笔画识字法,分析两个字的字形。多媒体上同步出现"曲、向"的写法。
(3)师生评议。
这个"你说我写"的游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的原则,学生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规范写法,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分析字形的方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涂色、填字练习。
把印有练习的卡片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先给鹅涂上颜色,然后看图根据汉语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识字教学教研活动方案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手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