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路宽不如心宽,人好不如心好

路宽不如心宽,人好不如心好

林则徐,字元抚,于1785年出生,祖籍在福建。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当地的教书先生。家里除了林则徐,还有十个孩子。长兄早年夭折,剩下九个。

父亲虽为私塾老师,后来中了秀才又可以领取公粮,但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僧多粥少,还是难以维持生计。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常常瞒着父亲以女工这项手艺谋生。她也将手艺传给女儿,以此维持家庭生活。

后来,林则徐在文章《先妣事略》中也回忆起这段往事:

“逾年,家君入学,旋食廪饩。此后馆谷虽稍充,而食指渐繁,贫如故。

先妣工针凿,又善剪彩为草木之花。不孝姊妹八人,皆以先慈之教,备传其妙。”

家徒四壁,家计虽不用代劳,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会事先把母亲姊妹们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去寄卖。放学后,再到店铺去收钱回家交给母亲。

生活虽苦,但林家家教甚严,林则徐的父亲也非常开明,林则徐因此从小就得到过很好的教育。

贫苦的家境和严格的家教,也使得林则徐日后在为官仕途中升至高官时依然能保持清廉的习惯,以及察民疾苦的作风。

家境虽贫寒,但家庭却很温馨。父慈母爱,兄妹相亲的家庭环境,在某种意义上给予了林则徐很大的慰藉。

住在他们家附近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探看之下,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豆腐。

甜亦乐,苦亦乐,安之乐之,心善志坚。

由此可见,林则徐其实算是幸运的,童年的经历已足够温暖余生的苦涩。

林则徐天赋异禀,天资卓越。

四岁时,他已随父亲进入书塾,识文认字。七岁时,他已熟练文体,这在当时而言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八九岁时,林则徐已然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震惊四座的诗句。

读书时,林则徐便经常凭借佳作得到奖金,以帮补家庭。

十九岁那年,林则徐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那天,他正式迎娶郑家的千金郑淑卿为妻。

人生的四大喜事,林则徐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两个:金榜题名的同时,也洞房花烛。

成家立业,他同时做到了。

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这一次没有如愿中举,名落孙山。

失落而归,林则徐回乡后在福州北库巷开设了“补梅书屋”,从此开班授徒,自己当老师。

婚后第二年,林则徐在厦门担任海防同知书记,专门负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

彼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都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

林则徐因此认识到鸦片问题和商贩伎俩,以此开拓视野。

期间,林则徐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被招募为张师诚的幕僚。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都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

同年年底,张师诚推荐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为乐正书院主持,林家的经济得以改观。

在这一年,林则徐又参加了会试,但仍未榜上有名。他依然留在张师诚府中当幕僚。

直到1811年,26岁的林则徐赴京赶考,在殿试中考得第二甲第四名的成绩。当即,他便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每逢困境,总有贵人相助。几经周折,最终考取功名,入仕为官。

虽过程波折,但相对结果而言,林则徐无疑是幸运的。天时地利人和,命运还是偏爱于他。

1816年,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前往江西南昌担任考官。

父亲听说此事后,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地写信给儿子,叮嘱儿子要慎选人才。

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都谨遵父亲教诲,对待工作认真严肃,因此在士人之间颇得良好的名声。

1821年,父亲病危,林则徐以照顾父亲为由辞官而去。乘船返家期间,妻子郑淑卿在船上生下一个女儿。回到家中时,父亲已病愈。

父亲无碍,林则徐重回官场。

1823年,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他整治官吏,改革审判程序,亲自裁决案件,被江苏人民称颂为“林青天”。

林则徐认为江苏之风气败坏,全因鸦片害人,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时间来到1837年,此时广东正深陷鸦片的荼毒,所到之处人人吞云吐雾。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到广州查处禁烟。他事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的情况,接着查找各家的烟馆,掌握大量一手资料。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历时三个多月,林则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林则徐当众销毁这些鸦片。

功成回朝后,林则徐得到的不是道光帝的嘉奖,而是皇帝突如其来的倒戈相向。

当时,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帝声称英国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朝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林则徐两次上奏,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都被道光帝否决。并且,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一派胡言。

于是他下旨,革除林则徐的职务,并将林则徐发配至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惨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一心忧国忧民。不为个人坎坷而唏嘘,只为家国安危而鞠躬尽瘁。

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满腔愤怒的林则徐挥笔写下一句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他爱国情怀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

林则徐先后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各地官职。

1847年,林则徐在云南担任总督一职,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任职的第二年,林则徐因病重奏请回乡调治。

因病辞归,林则徐的政治生涯也由此结束。

1850年,清朝为进剿太平军作乱,再次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

可是,林则徐此时已经爱莫能助。他的病情没有从根本上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等到普宁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在普宁行馆。

最后,在儿子和幕僚的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辰时,林则徐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林则徐的一生,生而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最后死,也死于为国家奔波的途中。也算是死得其所。

能为着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发光发热,哪怕结局是飞蛾扑火,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就像作家今何在在《悟空传》中说过的一句话: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刹那间的光芒,已然足够照亮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