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字谜是死、秃。
关于此对联的典故:
苏轼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苏轼见此情景十分惊奇,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
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用灯火烫伤了他的脸,罚跪庙门口三日示众。苏轼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一心想要留他的手迹。因此,苏轼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轼留个手迹。
苏轼本来对这个方丈没有好感,现在更加憎恶他的伪善和市侩行径。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苏轼只要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磨墨展纸,立刻满脸堆笑,连年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轼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扩展资料
与苏轼有关的对联典故
1、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日行。
简介:相传苏轼有一年春节前写了春联贴在大门两旁,以表庆祝。可是一贴就被揭了下来,反反复复,大概是苏轼名声太大了,慕名者众多。苏轼灵机一动,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一招果然有效果,贴上去便不再有人揭。
次日一早,苏轼在“福无双至”后添上“今日至”三字;“祸不单行”后写上“昨日行”三字,凶联就成了喜联,一时传为美谈。苏轼的才华也显露无遗。
2、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磬(庆)里有鱼(余)。
简介:苏轼朋友甚多,其中有个诗僧佛印。这人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
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生一计,故意说: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
3、半边山,半边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空不过。
据传,广东岭南有人出联,无人对得出,便把联语刻在石碑上:“上联:半边山,半边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苏东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请苏东坡对。东坡一看,问道:“一块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联?”
说罢转身就走。于是,当地人说苏东坡也对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也到了此地,当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并把苏东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诉李,请李调元属对。
李调元说:“苏东坡已对出了,何须再对!”众人大惊。李调元说:“苏东坡的下联是: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空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