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苏东坡描写杭州的诗句

苏东坡描写杭州的诗句

1. 苏东坡关于杭州诗句

苏东坡关于杭州诗句 1.苏轼杭州诗词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东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

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艺概》)。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

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如〔沁园春〕"孤馆灯青"写青年时代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这些词作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

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

在风翔他被称为:“苏 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欧如瀚,苏如海”之喻。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苏轼 卜算子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苏轼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苏轼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

2.苏轼关于杭州西湖的诗句

一、《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二、《忆江南 其二》 唐代: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四、《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

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五、《长相思·游西湖》宋代:康与之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译文: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

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3.苏轼关于杭州西湖的诗句

一、《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二、《忆江南 其二》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四、《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五、《长相思·游西湖》

宋代: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译文: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4.苏东坡描写杭州的诗或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5.1苏轼关于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苏轼 (1)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2)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1)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3)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4)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5)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6.苏轼在杭州写关于望湖楼的诗句至少5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六月二十七日①望湖楼②醉书③

其一:

黑云翻墨④未遮山, 白雨⑤跳珠⑥乱入船。 卷地风⑦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②望湖楼: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上。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白色的雨点。 ⑥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 ⑦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8).望湖楼:在杭州 西湖边.地名 ⑨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