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高分求关于守岁的歌词:蒸罢年糕包饺子 家家户户灯火红

高分求关于守岁的歌词:蒸罢年糕包饺子 家家户户灯火红

----楼主:我花了几个小时收集整理编写了这篇文章,实为感佩于你的恒心和痴心,置于此,聊慰君怀!--------

守岁

由来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春节时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守岁的最初目的,据说是为了驱除“恶兽”,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渐渐淡忘了驱除“恶兽”的含义,除夕守岁被赋予新的意义:一是表示精力充沛,除夕一整夜不睡象征来年身体健康,百病不侵;二是表示珍惜光阴,古籍《宛署杂记》称:“除夕聚坐达旦,有惜阴之意”;三是年轻人守岁表示给长辈添寿。宋代民间就流传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说法。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守岁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晋代周处《风土纪》中有“馈岁”“别岁”“分岁”和“守岁”的记载。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的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宋朝孟老元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我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就是一例。

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

守岁古诗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习俗进行了描绘。

梁朝徐君倩在《***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

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

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

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无不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传说

老天爷为了使天下老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每逢大年三十夜里把南天门打开,将仓库里的金银财宝撒向人间。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大年三十夜,天门子时开,金银和财宝,天上滚下来。”到那时遍地皆金,砖头、瓦片、石头蛋都能变成金银。但有一条必须牢记,就是不能贪心,拾到的东西一定得放到屋里,鸡叫后才能开门。

王家庄有同院住着两兄弟,老大爱财如命欲壑难平,老二为人忠厚心底善良。三十晚上兄弟俩各坐在自已的屋内等待南天门开。老大生怕自己门前砖头瓦块少,就又搬来了碓头、砖石之类、凡是能变成金银的东西都放在自已的屋前,只要南天门一开就往自己屋内搬,而老二却文风不动耐心等待南天门开。

半夜子时,南天门打开了,院里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金银财宝。老二忙着往屋里运,觉得差不多够用的了就把门关上。老大看见满院子金灿灿银闪闪,所有的砖头石块都变成了金银,而弟弟只搬了一点点,心里非常高兴。他搬呀搬搬呀搬,总想把院子里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搬进自己屋内,只顾忙着搬金运银却忘了“不到鸡叫不能开门”的信条。公鸡叫了他还在搬,随着公鸡第一声啼叫老大屋里院内所有的金银全又都变成砖头瓦片了。看着老二屋里闪闪发光的金银,老大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后来老天爷发现世上贪心的人太多了,一气之下就不再开南天门了。但是,人们都希望过上有吃有穿的富裕日子,仍旧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守岁到天明,说不定会碰上南天门打开的时候。还约定俗成放“封(关)门炮”和“闪(开)门炮”,提醒人们别忘关门和开门。大门外横放一根木棍,防止院内金银外流。这样,形成了大年夜“守岁”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各民族春节风俗

春节各民族风俗的歌谣/question/45251130.html

补:

湘潭民俗之团年宴、守岁与压岁。

团年宴 一家人从四面八方奔回团聚吃团圆饭,称“团年”,说是叫化子也有个大年三十日。但旧时穷人躲债,必须深夜以后才能归家团年。团年饭菜的特点是饭要煮得绰绰而有余,叫“腰深的饭,脚背深的皮”,肉要“楼板厚”一块,鱼要吃个留头剩尾,预祝来岁家足年丰,有余有剩。襁褓中的小儿或不能归的亲人都设一象征席位,并摆上杯筷,所有来客,都要留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亲热吉利。如年三十死人,是最不吉利的,必须密不发丧。

守岁与压岁 “年过三十夜的火,上元节的灯”,除夕守灯,山区人要烧大而干的枫树蔸,取来年喂猪风吹夜长之意。或烧其他树蔸火,越旺越好,切忌绝灭火种。为了让小孩精神抖擞,家长都给小字辈馈赠小量银钱,称“压岁钱”。1980年以来“压岁钱”行情见涨,多则几十元、上百元。

------------------

民谣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

《南京风俗景》(抢救于老人之口)

冬去春来百花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大年初一头一天, 上席桌上供的是天竺喝腊梅, 大厅上面点着元宝荷花灯。 有钱人出门去拜年, 头戴缎子红顶小白帽, 骑马坐轿有人跟随。 咱们穷人也把年来拜, “恭喜发财”讨吉利, 只求平安过一年。 正月初八日, 评事街有个虾灯会, 有一班的年轻人, 打的锣鼓家伙是七字长锤, 正月十五是灯节, 上灯元宵落灯面。 正月十六玩城头, 一年只得这一回。 北京来的钦差张之洞, 一门头心思搞洋务, 大街小巷的马路上, 东洋车子来回追。 二月二,龙抬头, 家家门口接女儿。 三月里是清明, 家家门头插杨柳, 拿着饭食喝元宝, 南门城外祭坟头。 雨花台有个风筝会, 蜈蚣风筝几丈长, 小风筝上天带响头。 满山窟窿去找雨花台, 石头棺材装的是马回回。 三月二十八, 双桥门有个东岳会, 龙舟凤辇奏仙乐, 卖甘蔗荸荠谁都会, 东关头的花子手上玩着蛇。 四月初八, 汉西门外放生会, 有一般的斋公太太, 手拿佛珠,拎着鲫鱼, 念的是观音老母打慈悲。 一进门, 和尚道士手拿大铜壶, 盖碗泡茶沏上一杯, 花样头的素饭端上来。 吃过饭, 和尚道士来收碗, 碗里头放着四角钱, 阿弥陀佛结结缘。 五月初五端午节, 金河老龙犯下罪, 家家户户挂钟馗, 门头上菖蒲像宝剑。 六月六荷花会, 秦淮河花船排长队, 荷花灯儿水上漂, 南曲北妓声声泪, 夫子庙里人挤人, 六朝遗风人心碎。 七月初七是乞巧, 砖头回家变元宝, 牛郎织女桥头会, 取水投针成女娇。 七月十五盂兰会, 目连救母度孤鬼。 马路上, 打的打来吹的吹, 数莲花的朋友, 伸着颈子叫的像乌龟。 八月十五中秋节, 唐明皇月宫犯了罪, 天宝之乱离京城, 马嵬坡杀了娘娘杨贵妃。 九月初九是重阳, 北极阁上菊花香, 人人登高把远望, 菊花美酒入梦乡。

十月里面十月招, 家家户户把纸钱烧。 冬月十五月儿圆, 文德桥去看半边月, 左一半来右一半, 过了子时三刻就看不见。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二十一”一过快过年, “二十三四”来送灶, 我送灶爷上西天。 玉皇来问凡间事, 世间百姓真可怜, 身靠灰堆头顶着瓢, 穷人太多怎过年? 二十五,二十六, 掸尘扫地磨豆腐。 三十晚上鞭炮响, 家家户户贴红线, 大门外贴下门神对, 黑脸是尉迟恭, 黄脸的叫秦琼, 把门将军就是这二位。 除夕晚上过新年, 家家户户要团圆, 全家上下来守岁, 子子孙孙辞旧年。 爷爷奶奶心头乐, 掏了一大把压岁钱。 冬去春来又复始, 万象更新又一年, 我唱“南京风俗景”, 到此就要收住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