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上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海相望,位于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和港口城市宁波之间。总面积142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77.8万,其中城区人口19.8万。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港口一应俱全,到宁波北仑港、萧山国际机场只需45分钟车程。上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大舜的出生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上虞更是一座活力迸发的城市,已先后成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省经济强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
上虞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上虞人民抢抓机遇,勇于开拓,创新创业,把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迅速建设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2003年,全市实现GDP177.6亿元,增长12.6%;自营出口3.74亿美元,增长39.1%。财政收入14.08亿元,增长27.2%;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177.7亿元,增长34.4%;贷款余额128.3亿元,增长4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6328元,增长7.8%。
产业基础雄厚。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297亿元,增长15.4%;利税37亿元,增长13%。销售超亿元企业48家,11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上市企业5家,18家企业成为省“五个一批”企业。积极调整行业结构,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四大行业,其中机电、化工是全市的支柱行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以上。浙江阳光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浙江上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风机生产基地,龙盛、闰土两家集团公司的分散染料产量全球第一,约占我国分散染料总量的70%,全球市场的31%。高起点开发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上虞新区,规划面积分别为40平方公里和25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分别为14平方公里和21平方公里,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上虞还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2003年,完成建安产值239亿元,境外工程业务2858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实力较强。上虞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和浙江省惟一的全国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城市。2003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家数为全省之最,***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3家。有350多家企业与国内的高校、科研所建立了长期紧密型的科技合作关系。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382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近1000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65项。
生态资源丰富。上虞的南部是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真山真水,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具有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生态资源。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进一步凸现,旅游开发渐入佳境,4.8平方公里的曹娥景区和英台故里—梁祝风情旅游区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覆卮山景区、东山景区正着手准备。百里曹娥江穿城而过,曹娥江大闸和十八里城防景观工程正加紧建设,“一江两岸”将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高速公路两边规划建设大片的绿色林带,城郊结合部和新区48公里的海岸线也正在规划建设更加宽阔的绿色生态屏障,与内河两侧绿地系统、公路沿线生态长廊一起,形成纵横交错的生态网络,打造山水园林的“绿色上虞”,创造令人向往的人居环境。
市场体制开放。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虞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仅与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而且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包括香港在内的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2003年,全市自营出口3.74亿美元,荷兰飞利浦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以及意大利、香港、台湾的一批跨国企业、上市公司已纷纷落户我市,去年实际引进外资1.07亿美元。上虞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形成了开明、开放、开通的投资环境。
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城市化水平达到38%。大力发展教体、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省卫生城市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政治保持安定稳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去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的上虞真诚欢迎国内外新老朋友来到美丽的虞山舜水旅游观光,投资开发!
上虞是浙江省发展“滩涂经济”、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区块,已动工兴建的杭州湾慈溪跨海大桥与之相邻,规划建设中的杭州湾绍兴跨江大桥也是从上虞出发。而拥有200平方公里广阔滩涂、在杭州湾南岸仅此一片的杭州湾上虞新区,又是列入绍兴都市区规划的三大板块之一。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打造环杭州湾新兴产业带的重点园区,成为浙江经济接轨上海走向国际的桥头堡,成为跨国公司投资发展、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平台。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上虞市委、市政府正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责任感,致力于为上虞的跨越式发展奠基,把加快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生态靓市、合力建市”的发展战略,强化了“规划立城”这一理念,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呼应大绍兴,全力营造环境,整合提升优势,广泛吸纳引进,建设与上海配套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在杭州湾南岸崛起一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
2 上虞市的旅游资源!!!!!!!!!!
上虞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无数名人涉足虞山舜水,品评风土人情,兴之所至,流连忘返。
曹娥江:古称舜江,别名剡溪、上虞江。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后改称今名。源于磐安县的尖公岭,注入钱塘江河口,为浙江第三大河。进入上虞后,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并受潮汐影响,海潮倒灌。曹娥江源远流长逶迤壮观,盛唐时为唐诗之路,两岸景点星罗棋布,驾舟逆行而上,犹如画中行。
曹娥庙:位于曹娥江西岸百官镇孝女庙村,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东汉时孝女曹娥,为寻父收尸,投江而死。县长度尚汉葬曹娥于江东岸,并为之立碑。碑系邯郸淳所书,有蔡邕题识。宋代建曹娥庙正殿,庙内石碑系宋蔡卞重书。历代几经重修,现今庙宇系民国二十三年重修。该庙建筑技艺高超雕刻精美,富有江南特色,是浙江古代木构建筑体系中民国时期的代表作品。
小仙坛青瓷窑址:位于上浦镇石浦村四峰山东北坡小仙坛。属东汉遗存。瓷片标本的测试数据已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器的标准,被陶瓷界称为“成熟瓷器”的发源地,认为“东汉时上虞烧制瓷器成功,成为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我国早期青瓷的生产中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东晋政治家谢安的隐居地。成语“东山再起”即源于此。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两岸山水映衬,风景优美,今有谢安墓,墓碑及洗屐池、蔷薇洞遗迹。东山江边山壁间有一形如手指的巨石,临江射西而出,名“东山指石”,是东山著名景观,石下有谢安曾垂钓的钓鱼石和指石潭。
永元秀塔:位于上虞汤浦镇小舜江西侧塔山巅。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塔六角七层,砖砌楼阁式,高约22米。开拱券门 、窗,造型别致。据民间传说,汤浦地势低洼,人民倍受洪涝之苦,为镇灾禳福,建此塔,祈求永远消弭水患,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英台故里---玉水河畔祝家庄:“梁祝”传说中的祝英台家乡。低矮的山峦、宝塔,分布于水网间的田野、村庄、农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水光山色,融梁祝爱情悲剧于一体。
凤鸣洞瀑布:位于丰惠镇凤鸣山腰,故名“凤鸣”,又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女子在此修炼成仙,故名“仙姑”。又传说东汉魏伯阳在此炼丹,丹成仙去。石洞为壁立山崖上一道巨大裂隙,由于山体变动或流水冲刷而成,洞口仅 能容纳一、二人同时进出,洞内一股山泉自10余米高的洞顶飞溅而下,雨雾迷蒙,形成瀑布,两崖耸峙的洞顶横担着几块巨石。
春晖中学位于白马湖畔。民国十年(1921), 经亨颐策划,陈春澜捐资创建。二十年代初,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等曾执教于此。今存一字楼、科学馆、图书馆、曲院等,各幢建筑均有长廊相连。当年经亨颐校长所居“长松山房”,丰子恺所居“小杨柳屋”,夏丐尊所居“平屋”等亦均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竺可桢故居座落于上虞市东关镇西大木桥头,是一座面临市河、坐南朝北的典型的绍兴水乡民居,是已故著名自然科学家竺可桢诞生地。现已作为上虞市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竺可桢老家原在东关镇附近的保驾山前村,因父亲在东关镇上开杂货店,所以他从小住在大木桥头的竺家台门里。台门由门屋、厢楼、披屋组成。砖木结构。竺可桢生于东侧楼上。故居已于1989年10月修复,辟为竺可桢生平事迹陈列室。
夏盖山,独立于虞北平原,位于谢塘镇和盖北乡交界处,方圆0.5平方公里,其形酷似馒头,海拔169.9米。元《一统志》云:“相传神禹曾驻于此”。故又名大禹峰、夏驾山。山上有“盘山十八井”、“白龙兴云池”、“鸣阳三亭”和姑嫂庙等古迹。抗日战争时期,上虞爱国青年在石崖上,阴刻隶书“还我河山”、“卧薪尝胆,湔雪国耻”12个大字,至今历历在目。清代诗人沈琅站在夏盖山上望海,留下“一望迷离境,苍茫水接天”的诗句。 峰顶平坦,长满青松。近可看如金罗玉带的曹娥江,远可看海水滔滔的大海,极目环视,被誉为“江南吐鲁番”的盖北“中国葡萄之乡”,碧波万里,尽收眼底。
峰山,座落于上虞市百官镇梁巷村,古为曹娥江著名渡口,与东南百官龙山相对。其间,人称前海。唐贞元二十一年(804),日本僧人最澄(日本佛教的先祖)来华取经,先天台国清寺(属天台宗)后至山阴龙兴寺(属密宗)求经未得,途经峰山遇密宗第三代传人顺晓大师,与其***研佛理,并受灌顶得经书一百零二部,一百十五卷,道具五种七件。最澄回国后,创日本天台宗密宗,逐成日本国佛教初祖。遂使日本天台宗成为天台宗与密宗相结合的产物。峰山,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峰山现存一巨大石佛头像,面容慈祥。相传为最澄第二次来华拜访顺晓大师,但顺晓大师已圆寂,塑此石像,面向东方,以表纪念。
洪山湖位于市区南郊的兰芎山麓,距市中心3公里,湖区三面环山,景色怡人。湖面积为12公顷,蓄水量约12万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南方上游的皂里湖及南部山丘的地表汇水,水质清澄无污染。湖区东、南、西郊部为丘陵低山,地势广阔,上厚下燥,低坡平缓,连绵起伏,山间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修竹茂盛,茶园吐香,更有清奇鸟韵,泉流汩汩而终年不枯。湖北面是一片农田视野开阔。当地旅游部门规划在此建一旅游度假区,一期规划面积为70公顷。
座落在蒿坝镇西侧的卧龙山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森林密布,风景优美。沿卧龙山龙脊逶迤登高***二百档台阶,其上有“普净寺”,寺殿宇为四合院型,四周建围篱圈地4万多平方米,广植果木花草。菜田、果园、茶山交错疏布,挺拔参天的竹林带并列中心大道两旁,浓密墨绿的松林丛屏幛于四方,天然园林蔚为壮观;清风徐来,如临桃源古境。
百官、大舜庙、舜井 百官是上虞市政府所在地,是著名的浙东古镇,历史悠久,《水经注》载:“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后人因名其地曰“百官”穿镇而过的曹娥江古名舜江,又称剡溪,为表彰东汉孝女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节而易名为曹娥江。两岸海塘略经修饰,已形成独具情调的江滨公园。镇上有三大著名古迹:舜井、大舜庙、舜桥。
舜井位于百官镇龙山头西麓,泉水甘澄,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物换星移,依然青春永驻,井碑为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所题。
大舜庙,《舜帝庙志》载:始于夏朝,其为浙江两大祀庙之一(另一为绍兴禹庙)舜庙占地:开间五间,约23米,纵深约100米,分三进:一进为圣殿;二进为太祖殿;三进为四岳殿;每一进各有一个戏台,山门内有荷花池和石桥,庙前有舜河、百官桥。庙内有众多楹联诗题。现上虞市政府正筹资重建。
3 中国-----上虞市的气候
上虞位于北亚热带边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 ,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年平均温度16.40C,年平均无霜期251天,日照全年3000小时,相对湿度75%, 夏季盛行东南风及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及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大气平均气压101Kpa。
中国-----上虞城市规模
漫步市区街道,感觉上虞城高了、大了、靓了。一幢幢高楼、一片片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人民 大居住环境日趋优化桥、三角站城雕等标志性公建设施醒目矗立,大通商城、一百大楼、建设大厦、中信实业银行、工商大楼、广场新村、城市花园等一大批欧式或现代化建筑群落户城区,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五立面——建筑屋顶设计,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平屋顶结构,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天际轮廓线,晚上在华灯映辉、霓虹闪烁下,显得流光溢彩,绚丽多彩。独特的造型、绰约的风姿,给上虞城市勾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座城市的诞生蕴含了市领导、部门负责人和方方面面工作人员的艰苦和努力,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深藏着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老城区拆迁就是其中的一例。按照“九五”期间《上虞市 城市总体规范》的“一轴、二环、三区、多组团”布局结构模式,强化市域中心功能,体现江滨特色,扩大了中心城镇规模。我市总计投入2.55亿元资金,对百官老城区实施第六至第十期大规模的旧城拆迁改造。拆除旧房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2024户。其中1999年实施的第九期拆迁工程投资1.37亿元,拆迁面积达14.3万平方米,成为上虞有史以来最大的拆迁工程。通过旧城拆迁改造和新区的开发,打通了城区东南西北四大门,建成区面积从1995年的6.2平方公里增加到13.8平方公里,扩大了一倍多,增强了对乡镇的带动、辐射能力。
拆迁和开拓的结果不是简单的造高造大,而是有序的规划和安排。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我市城市空间与日俱增。以前,沿街建筑往往压道路红线建设,造成人行道狭窄、停车难和街头绿地少等局面。通过这5年的折迁改造,建筑物沿街定点时,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行绿化和停车场建设。在“一百”新大楼旁,专门划出整块的停车场;解放街与胜利路交叉路口黄金地段,留出20米宽的绿化用地;五洋花园前,建造了欧式下沉式广场。仅恒利小区就新建了2处小区级公园。曹娥江两岸20多米宽、1900多米长,含防洪堤建设工程修建的江滨绿带,绿草成荫,亭阁掩映,己成为城市主要的景观轴和市民惬意的作等场所。
5 中国-----名特产品
青 梅
盖北葡萄
崧厦霉千张
越瓷
上虞柳编
上虞角竹
上虞豆酥糖
上虞黄瓜
二都杨梅
崧厦榨菜
梁湖水磨年糕
上虞魁栗
越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