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异称又叫中国樱桃,车厘子,家樱桃。《周礼》中又称含桃,《吕氏春秋》(高诱注)又叫莺桃、桃,《尔稚》中称为楔、麦英、荆桃,《神农本草经》称崖蜜,《吴普本草》称麦甘酣,《蜀都赋》称为朱樱,《太平广记》又称石蜜,《本草图经》中又叫樱珠、紫樱、蜡樱,《本草品汇精要》称为朱果,《事物异名》中称朱桃、蜡珠,《花镜》中称为朱英,《事物异名录》中则称牛桃、麦桃、红珠、金丸、文齐珠、红靺鞨、朱砂果、英豆、麦樱、李桃、柰桃等。
原生物为蔷薇科李属樱亚属植物中国樱桃的果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米。树皮灰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白色短毛。叶互生;叶柄长5~8毫米,被短毛;托叶2枚,通常2~4裂;叶片广卵圆形、倒广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重锯齿,齿端有腺点,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被有短毛,基部通常有2腺体。花先叶开放,2~6朵簇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基部有具腺齿的小苞片,总苞早落;花白色,直径约2厘米;萼筒绿色,广倒圆锥形,先端5裂;花瓣5,卵形至圆形,先端微凹缺;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平滑无毛。核果近圆球形,直径约1.3厘米,成熟时鲜红色,有长柄,内含种子1枚。花期3~4月。果期5月。栽培于庭园或农圃。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简史樱桃原产于中国。《礼记》中有“仲夏之月,以含桃先荐寝庙”的记载。《史记》中记载:“惠孝帝曾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说明当时把樱桃作为贡献之果。到唐代樱桃之咏颇多,有王维的“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白居易的“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还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名句。宋代《图经本草》中指出洛阳等地所产樱桃最佳:“樱桃,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紫色皮里有细黄点者,谓之紫樱,味最珍贵。又有正黄色者,谓之蜡樱;小红者,谓之樱珠,味皆不及。”南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中还记载了樱桃的吃法:“北人以乳酪拌樱桃食之。《摭言》新进士重‘樱桃宴’。刘覃及弟,樱桃初出,和以糖、酪,人享蛮画一小盎,不啻数升。”《山家清供》中记有“樱桃煎”。明代《宋氏养生部》记有一加工法为“摘半熟者盐水渍一宿,每斤计盐一两,水洗晾干,抵去核,易以响糖小锅蜜者,曝透彻渍之”,这也是苏东坡《老饕赋》中“烂樱之蜜煎”的制法。清代《养小录》中还记有樱桃果脯之类,但以大瓤小而成。《调鼎集》除收“樱桃脯”外,还有“樱桃干”、“樱桃糕”、“炸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