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诗性与理性关系 分析 望庐山瀑布和 题西林壁 速求 急急急!!!!

诗性与理性关系 分析 望庐山瀑布和 题西林壁 速求 急急急!!!!

诗性与理性关系 分析 望庐山瀑布和 题西林壁 速求 急急急!!!!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题西林壁”是七言绝句格律,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意解析:

作品寓意非常深刻,但言辞却浅显通俗。而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正是苏轼的惯常的艺术形式。苏轼在诗作中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条理、流畅的一种语言表现,体现了清新、写实、未为前人所述的意境。作者用四句诗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地貌特征,生动地阐述了因视角变换而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使游客在游历山水之后仍然对全貌感到迷茫、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

2、理性解析:

作品诗句具有高度的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诗人从观察自然风光存在的视觉盲区方面着手戳破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由此从理性认知方面揭示了只有超越自我的立场才能获得对于事物全貌认识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