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本中《官箴》 译文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司马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
当官的诀窍有三条:叫清廉,叫谨慎,叫勤勉。懂得了这三件诀窍,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知遇,可以得到下级的支持。可是现在世上当官的人,看到钱财和在一事之前不能克制自己。所以处理事情之前先想想(这三件诀窍),开始就要告诫自己,不能不详察。派遣差役,使用权谋,(如果不慎,)多方补救,侥幸得以脱免,所损耗的(精力)已经很多了,不如开始时就谨慎一些而不去做。司马微《坐忘论》中说:“与其在做错事之后巧言掩饰,倒不如做事之前告诫自己。”这是天下最精辟的言论,做官处理事务最重要的方法,(教育人)用力少可是成效显著的,没有超过这句话的。人们真能记住这三件诀窍,哪里还会有后悔的事呢?
2. 罗绍威 文言文全篇翻译罗绍威,魏州贵乡人。
父亲罗弘信,本名罗宗弁,开头做马牧监,服事节度使乐彦贞。光启末年,乐彦贞的儿子乐从训骄横太盛,招聚兵马,想诛灭魏州牙军。
牙军大怒,聚集呐喊攻打他,乐从训出逃据守相州。牙军废除乐彦贞,囚禁在龙兴寺,逼着要他做僧人,不久便杀死了他,推举小校赵文建任留后。
此前,罗弘信自己说,在居住的地方遇见一位白胡须的老头,对他说:“你将成为一方土地的主人。”这样做梦遇见了两次,内心觉得怪异。
不久赵文建与军心不协,牙军们相聚呼喊说“:谁愿做节度使?”罗弘信立即应声回答说“:白须老头早就告诉我,可以做你们的君长。”唐朝文德元年(888)四月,牙军们推举罗弘信为魏州留后。
朝廷闻讯,就正式授给他节旄。 乾宁年间,太祖急攻兖州、郓州,朱王宣向太原求援,这时李克用派大将李存信领兵前往赴援,向魏州借用道路,屯驻在莘县。
李存信带兵没有法度,不断征取魏州的牛马,罗弘信对此不平。太祖乘机派使者对罗弘信说“:太原晋人志在吞并河朔,当回师之日,贵道就很可忧虑了。”
罗弘信便感到害怕,于是与太祖结好,又出兵三万人攻打李存信,打败了他。不久,李克用领兵攻打魏州,扎营于观音门外,魏州所属城邑多被晋军攻占。
太祖派葛从周援救罗弘信,在洹水与晋军交战,活捉了李克用的儿子落落献上,太祖令将落落送给罗弘信,罗弘信杀了他,晋军才退。这时太祖正在图取兖州、郓州,担心罗弘信背离自己,每年岁时节日都送给他财物,必定言辞谦卑、礼物丰盛。
罗弘信每有回礼,太祖必当着魏州使者的面朝北方拜揖而接受,说:“六兄是比我年纪大一倍的兄长,兄弟之邦,哪能用通常邻邦的礼仪看待。”所以罗弘信以为太祖很看得起自己。
后来罗弘信历官至检校太尉,被封为临清王。光化元年(898)八月,在任上去世。
罗绍威继承父亲的职位自称魏州留后,朝廷也就顺便任命他,接着正式授与他旄节斧钺,加封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封为长沙郡王。唐昭宗东迁洛阳,太祖命各道营修洛邑,罗绍威单独营修太庙,诏令加封他为守侍中,进封为邺王。
当初,至德年间,田承嗣盗取占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招募军中子弟,安置在部下,称为“牙军”,都供给丰厚的赏赐,使牙军不胜骄宠。年代久远,父子相承,亲戚党徒交结牢固,那凶暴的人,强取豪夺,违犯法令,官员不能制止。
牙军们随便变换主帅,就像儿戏,从田氏以后,近二百年,主帅的废立,全出于牙军之手,如史宪诚、何全白皋、韩君雄、乐彦贞,都是他们拥立的,对他们的优待奖赏稍不如意,就全家被诛。罗绍威苦于牙军以往形成的弊病,虽以财货收买姑息迁就,但内心不满他们。
罗绍威继承父职的第二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图谋扰乱河朔,进攻占领贝州,长驱直攻魏州。罗绍威向太祖求援,太祖派李思安援助他,屯驻在洹水,葛从周自邢州、氵名州领军进入魏州,燕军将领刘守文、单可及与太祖的军队在内黄交战,燕军大败,太祖的军队乘胜追击。
遇上葛从周也出军掩击,又打败燕军。斩首三万余级。
三年,罗绍威派使者与太祖会合军队,一同进攻沧州以回报太祖。从此罗绍威感念太祖援助之恩,深为仰慕并依附于他。
罗绍威眼见唐朝国运衰落,群雄交相作乱,太祖兵力强于天下,知道他必定有受禅代帝的意图,所以全心全意依附交结他,成就他的事业,又经常担心牙军发生变乱,内心不安。天..初年,州城的地面无故下陷,不久小校李公亻全谋变,罗绍威更加害怕,于是定计除掉牙军,派使者告诉太祖请求他做外援。
太祖答应了他,派李思安会同魏博镇军队再次攻打沧州。在这以前,安阳公主在魏州去世,太祖乘机派遣长直军校马嗣勋挑选士兵一千人,将兵器藏在巨大的口袋中,用肩舆抬入魏州,说是赞助安阳公主的葬事。
天..三年(906)正月五日,太祖亲自领军渡过黄河,声称到沧州、景州视察行营,牙军很怀疑他的行动。这月十六日,罗绍威率领数百家奴门客与马嗣勋***同攻打牙军,当时住在牙城的一千多牙军,到天亮时全被诛杀,***八千家,都被灭了族,州城为之一空。
第二天,太祖从内黄奔到邺州。当时魏军二万,正与朝廷军队一同包围沧州,听到魏州城中发生事变,魏军于是拥着大将史仁遇固守高唐,六州之内,皆为劲敌,太祖派众将分兵征讨他们,半年才平定。
从此罗绍威虽然清除了逼迫自己的牙军,然而立刻又后悔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不到几个月,又发生浮阳战役,罗绍威飞车馈送运输军需,从邺都到长芦五百里,车轨交叠,不绝于路。
又在魏州建立元帅府,沿路设置亭候,供应牲牢、酒备、军幕、什器,太祖上下全军几十万人,所用军需都不缺少。到太祖从长芦回来,再次经过魏州时,罗绍威乘机对太祖说“:..州、岐下、太原终有狂妄诡密的意图,各以复兴唐朝王室为名,大王应当自己夺取国家政权,以断绝别人的企图,上天赐与的而不要,是古人就非议的。”
太祖深深感谢他。到太祖登帝位,加封罗绍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赐与扶天启运竭节功臣名号。
御驾将进洛阳时,罗绍威奉诏令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巨大的木材和精巧的工匠都非当时所有,而建筑忽然。
3. 文言文董允传的翻译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先主(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太子舍人,又改任太子洗马。后主(刘禅)继位后,董允升任黄门侍郎。
丞相诸葛亮将要北征魏国,驻军汉中,考虑到后主年纪幼小,难以辨别是非曲直;因为董允心性公正,眼光明亮,想把宫廷内府的事务交由他负责。诸葛亮给后主上奏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是先帝简选提拔起来留给陛下的。至于权衡取舍,规划补益,毫无保留地向陛下进献忠言,都是他们的责任。我认为,宫中的事务,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就一定能够弥补失误和疏漏,得到更大的收益。如果没有听到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董允等人,以表明他们的怠慢失职。”不久,诸葛亮请费祎作参军,将董允升任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的宿卫亲兵。郭攸之性情向来平和温顺,只是凑数的官员而已。进献忠言采纳意见的任务,都由董允一人承担了。
董允处理政事注意制定防范措施,克尽匡正扶救的职责。后主刘禅常常想要挑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现在后主的嫔妃美女已经充备,不应该再增加,就始终坚持,不答应选取美女之事。后主刘禅越发畏惧害怕他。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上疏推荐费祎和董允,又上表说:“董允在宫内侍奉多年,辅佐襄助王室,应该赐予他爵位和封地,来褒奖他的辛劳和功勋。”董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主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善于阿谀逢迎,机敏狡黠,想要取悦后主,求得进身。董允时常对上正颜厉色地匡正后主,对下则多次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胡作非为。一直到董允去世,黄皓的职位没有超过黄门丞。
董允曾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相约出游宴饮,车马已经准备停当,担任郎中的襄阳人董恢前来拜访董允,表示敬意。董恢年纪轻轻,官职卑微,看见董允停止外出接待他,踟蹰不安,请求离去。董允不答应,说:“本来我之所以要出游,就是要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游玩畅谈。现在您已经屈尊(来到我家),正要好好说说阔别多日蕴积的思念之情。舍弃这样的交谈,去赴那个宴会,不是我原来(做这事)的意图。”于是让人解下驾车的马匹,费祎等人也都停了车马,不再出去游玩了。董允遵守正道,礼贤下士,行事大都是这种样子。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以侍中身份暂理尚书令职务,做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董允去世。
4. 积习难改的文言文翻译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
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5. 《魏征论炀帝》的文言文及全文翻译文言文第一句是”戌子,上谓侍臣曰……“其他的部分没有问题,就不重发了。
戊子年的一天,皇上对陪从在身边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觉得)(这部书的)文意深奥,辞藻丰富,也知道肯定尧、舜(的作为),否定桀、纣(的暴行)。但是做事时却为什么恰恰相反?”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即使圣明贤哲,仍应该(保持)自己谦虚,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有智慧的人(才会)出谋划策,勇敢的人(才能)竭尽全力。隋炀帝仰仗自己才能卓越,骄傲自夸,刚愎自用,所以嘴里说着(奉行)尧舜(的做法),却做着桀、纣做的坏事,竟然自己没有察觉,因此导致颠覆灭亡。”皇帝说:“前人的教训不远,确实是我们这些人的警示。”
博:丰富
是:形容词作动词。认为……是对的
非:形容词作动词。认为……是错的
虽:即使
犹:仍,还
俊才:才能卓越
骄矜:骄傲自夸
曾: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属:类,等辈
6. 朱汉宾传文言文翻译原文: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
父元礼,始为郡将,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於淮南。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
梁祖之攻兖、郸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於其额,号为“雁子都”。梁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
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
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
明年,授左龙武统军。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家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於第。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
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於皇弟之上,非宜也。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
不数日,友谦赤族。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
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
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
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
凡所履历,不闻逾法。梁时,尝领军屯魏州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
在曹曰,飞蝗去境,父老歌之。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
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敛,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
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谧曰贞惠。有子四人,长曰崇勋,官至左武卫将军。
译文:朱汉宾字绩臣,毫州谯县人。父亲朱元礼,最初任郡将,梁太祖得知他的名声,提拔为军校,跟随庞师古渡过淮水,在淮南战死。
朱汉宾年少时有膂力,体形魁梧而精神饱满,胆量过人,梁太祖因他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把他提拔到自己帐下,编入本家的名籍。梁太祖进攻兖州、郓州时,朱瑾招募数百名骁勇的人,在他们额头上刺画双雁,号称“雁子都”。
梁太祖得知后,也挑选数百人,单独组建一军,号称“落雁都”。任命朱汉宾为军使,当时人称他为“朱落雁”。
后来和众将领击溃蔡州叛贼有功,天复年间任命为右羽林统军。入梁朝,历任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京任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抵达洛阳,朱汉宾白军镇入京朝见,又令回镇。第二年,任命为左龙武统军。
庄宗曾亲临朱汉宾的府宅,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奏家中的音乐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京朝见,明宗住在洛阳,因朱友谦是旧交,朱汉宾在家中供尝垛妒艹德讹泉番沪设酒宴。
庄宗的众兄弟在席,朱友谦坐在永王李存霸的上方。酒兴正浓,朱汉宾用大杯敬朱友谦酒说:“你的名望地位虽高,坐在皇弟的上方,不合适吧。
我和你都在梁朝,因同姓而交情深厚,自从你入朝,我三次发出专函问候,一点回音也没有,轻视我地位低下,不也太过分了吗!”元行钦担心他们会争执不休,经劝解才停止了。没几天,朱友谦全家被杀。
赵在礼占据魏州,元行钦率军征讨,诏令朱漠宾暂时主管河南府事务。明宗任命朱汉宾为右街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正受到信任重用,朱汉宾暗中派人去拉关系,得以联姻。
天成末年,任潞州节度使,调任晋州镇将。安重诲被杀后,朱汉宾再次任上将军。
第二年秋天,朱汉宾告老,授予太子少保的官衔退休。清泰二年六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朱汉宾年轻时勇猛矫健,到晚年食量酒量过人,体态仍旧很魁梧。凡是他担任职务的地方,没听说有违法的事。
梁朝时,曾率军驻扎在魏州莘县,正逢主帅离开了本郡,各军都用私利引诱,请他自任留后,朱汉宾立即杀掉他们的代言人,拒绝不听,得知这事的人很赞赏。在曹州的时候,飞蝗离开州境,父老乡亲讴歌赞叹。
掌管平阳时遇上旱灾,亲自洁身斋戒到龙子祠祈祷,过一天就雨水充足,全境大丰收,人们都认为是他的仁厚的政治感召的。当他退休后,东归亳郡,见乡中故友、亲戚死亡的人,有坟墓没建的就送给棺木衣饰,有婚嫁没完成的就补助钱财礼品,蒙受他恩惠的达数百家,州中人赞扬他的高义。
不久回到洛阳,有府宅在怀仁里,北边以洛水为限,南边靠着大道,高屋幢幢相连,大树枝干相交,有吹笙唱歌的童儿,有身着罗绮的 *** ,天天以此自乐,颐养天生的和气,安享自己的晚年,这真是近代知足的良将啊。晋高祖即位,追赠太子少傅,谧作贞惠。
朱汉宾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崇勋,官位升到左武卫将军。
7.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有疑问请您追问我..满意的话顺便采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