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踏青的古诗词
庆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来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自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这首词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百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度春景图。
全词在铺叙与描写的技巧、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柳永的艺术表现方法,而在内容上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知旧时曾以清明节为道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2.关于踏青的诗句踏青的诗句:
1、《大堤行寄万七》
唐·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2、《思帝乡·春日游》
晚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春郊醉中赠章八元》
唐·熊孺登
三月踏青能几日,百回添酒莫辞频。
看君倒卧杨花里,始觉春光为醉人。
5、《敕赐宁王池宴》
唐·张九龄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3.描写踏青的诗句1、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宋: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踏青争惜赏春葩,尽日无辞到月华。——宋:王安礼《和踏青》
3、四野春工遍,柔风动赏心。踏青喧柳陌,举白醉花阴。——宋:赵汝燧《踏青》
4、雨换溪溪玉,花呈岭岭春。秧田暄处早,茅屋补痕新。——宋:杨万里《踏青》
5、春风绿遍天涯路,满院残红不知处。西家有酒不肯赊,愁坐茅檐日将暮。
出门时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时人埙管吹落日,难为一段江南情。——明代:解缙《踏青行》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形容踏青的诗句关于踏青的诗分别有以下几首: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5.关于踏春的诗句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张仲素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烟接望远迷。——韩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
连天花絮飞将尽,夹道蒲荷长欲齐。——韩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
日日踏春浑坐此,人间无醉奈渠何。——张耒《春日怀淮阳六首》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陆游《春日暄甚戏作》
郊东郊西踏春色,醉舞淋浪花插额。——李流谦《送才夫之成都》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苏轼《和王胜之三首》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常恨春寻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6.关于踏青的诗词庆清朝慢/庆清朝 踏青
[宋]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踏青
[宋] 苏辙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従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
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