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民歌《送别》作品全文:
送别 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白话译文:
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
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作品赏析:
首句写柳丝,千条绿枝,如烟似雾,着地而垂,随风依依,似惜人离别,又似离恨条条,令人意惹情牵。第二句写杨花(柳絮)如雪,漫天飞舞,迷蒙一片。
“漫漫”二字极写杨花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飘飞之乱,特别是“搅”字,不仅传神的写出杨花飞舞之状,也搅动了离别之人的情肠,暗示了离情别绪的纷扰无端。
这两句青青翠条和雪白杨花相对,色彩鲜明;“著地垂”的柳枝是静态的,给人以垂直下垂之感,“搅天飞”的柳絮是飞动的,具有向上轻举之态,二者一动一静,一上一下,一为线条,一为团块,动静结合,上下并举,为下面两句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末两句则借景生发,由景转情,加以进一步联想,并借此瞩劝远行之人。两个“尽”字与两个“归”字前后照应,密切相关,“尽”表示事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归”表示行人在外飘泊生活的结束。
重叠使用,更感到作者的情深意切。由于诗意模糊,我们难以确认送别人的身份,不过,无论他所写的是情人的惜别、夫妻的分离,还是亲朋的远行,其意境的深远情意的恳挚,都足以引起读者的心理***鸣。所以,诗的“模糊”,远胜于“确认”,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东虚记》所载,此诗作于隋大业年间,隋炀帝巡游无度,使得民穷财尽,故诗中望其返国。
更有甚者认为,“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以“杨柳杨花”之“杨”谐隋炀帝杨广之“杨”,以“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影射讽刺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祸国殃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两句借问话,表达了百姓对隋朝灭亡的寄予。
百度百科--送别 (隋朝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