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邵谒原文_翻译及赏析

邵谒原文_翻译及赏析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邵谒 生平

书堂石简介

在粤北翁源县有一个让翁源百姓引以为傲的唐代文化遗址——书堂石。书堂石筑于三华镇翁江河中心的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时常吸引过往游人驻足观望、拍照留影。书堂石之所以让翁源人引以为傲不仅仅在于其历史的悠久、风景的秀丽还在于它是翁源名人——晚唐诗人邵谒读书的地方。

邵谒是晚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派的客家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诗十集今不存。唯《全唐诗》存其一卷***三十三篇。因其久居长安诗名熠熠世称“岭南五才子之一”。

个人出身

邵谒出生贫贱但自幼就有鸿鹄之志。他说:“丈夫之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报仇不用剑辅目不用兵。”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朝廷效力实现“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的政治抱负。

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记载:邵谒年青时屈为县吏。一天。县令有私客到访再三令邵铺床待客邵认为县令有意作贱自己决不应从并说:“我是给你们铺床的吗?大丈夫怎能当你们的劳役呢?”县令听后怒发冲冠骂道:“ *** 侍从如此大胆绑出县衙去!”于是左右差使便将邵谒拖出县衙。邵谒怒不可遏一边拨刀割断头发挂在门上一边发誓道:“学苟不成有如此发!”然后振臂离去。

勤学苦读

邵谒离开县衙后逆流而上来到距县城十里路的罗江水(即今翁江河)中心——猪麻冲急滩石上筑造书堂。从此邵不分昼夜发愤攻读发髻蓬乱也懒得梳理。乡亲笑他痴呆他也不以为然只是束发苦读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后他博通经史百家长于乐府尤其精通古音律。咸通八年(公元866年)他被举荐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成了一名国子生。邵在京城期间或勤学苦练攻习学业;或聚友集士吟诗作赋;或谈古论今讥讽时弊度过了一生中最畅快的时光。

为官刚正

邵谒在国子监读书很久和他相好的都是名士但由于他刚正不阿写诗作文多针砭时政不得当政者重用。如其一首《论政》有“内政由腹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等诗句;另一首《岁丰》则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正如明朝嘉靖间翰林学士黄佐所说邵谒“作诗多刺时事”“其言凌突而触刚”敢于抨击统治者和剥削阶级因此苦读诗书诗作“声华奕奕”“竞不第甲科”。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国子监助教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十分赏识邵谒才学对其屡不得志的遭遇颇为同情便汇集邵诗作《岁丰》、《春日有感》、《寒女行》等数十篇为之揄扬以振公道才使邵谒登上进士第。

介绍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谒诗30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邵谒的诗文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唐代·邵谒《秋夕》

秋夕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

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

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唐代·邵谒《长安寒食》

长安寒食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寒食节 , 讽刺郊游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唐代·邵谒《古乐府》

古乐府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

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

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查看更多邵谒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