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郭沫若在安阳留下了千古名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1959年8月,郭沫若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他冒雨踏访小屯、王裕口等村,在安阳期间,他即兴挥毫,写下了关于殷墟的两组诗(据《考古学报》1960年第一期)
《访安阳殷墟》郭沫若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
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
《观圆形殉葬坑》郭沫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雨中踏寻王裕口,殉葬惊看有众奴。
殉者为男均少壮,少者年仅十三余。
全躯二十骷髅五,纵横狼籍如羊猪。
宝贝三堆难计数,十贝为朋不模糊。
铜卤铜鼎铜戈兵,有丝成线粟已枯。
此当尚在殷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
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
百克无后非战罪,前途倒戈乃众俘。
武王克殷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
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鸩居。
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
南方因之渐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亘历西周四百载,南北并进殊其途。
然而文化本同源,同伦同轨复同书。
再历春秋迄战国,秦楚争霸力相如。
楚人腐化秦奋励,始成一统之版图。
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
谁如溯流探其源,实由殷辛开其初。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
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固当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为污。
非徒好辩实有以,古为今用没虚无。
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
谁如有功于民族,推翻旧案莫踟躇。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