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来 什么诗句

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来 什么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苏州漫步

陆文夫

我喜爱苏州,特别喜爱它那恬静的小巷。这倒不是因为“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是因为在小巷中往往最容易看到生活的巨变,城市的新生,由此而产生一种自豪和喜悦。

苏州的小巷是饶有风味的。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巷中都用弹石铺路,春天没有灰沙,夏日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在庭院的深处,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那沙沙沙沙的是织绸缎;那吱呀嘁嚓的是织章绒。我见过苏州的绸缎和弹绒,象蓝天上嵌着彩云,像朝阳、像晚霞、像薄暮升起的轻烟。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举世闻名的丝织品,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小巷子里,大门常开。在敞开的大门里,常常可以看到母女二人伏在一张绷架上,在安静地绣花。她们把一根极细的丝线劈成八根,用几百种针法绣出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绣出齐白石的活虾 ;绣出徐悲鸿的奔马,泼墨,水印,神态都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十六年前我也曾见过“苏绣”,见过苏州的“绣女”。科夜沉寂的小巷里,常见她们傍着微弱的灯光,从深夜绣到天明,赶到顾绣庄去换钱,然后排到米店门口,任人用粉笔在肩上编起号码,指一点平价米。

今天,我们不仅能在小巷中,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看到“苏绣”;在国际的展览会上,还能看苏州姑娘那里表演刺绣。伦敦的居民曾经要求看一看刺绣姑娘的手,看看她的手上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绣出的花儿能迷惑住蝴蝶!谁知道唯一的秘密就是这双手的勤劳,就是我们的社会对勤劳双手的尊重。

解放前,在苏州一座残破的古庙里,住着一个白发垢面、患着严重眼疾的乞妇,她就是有名的“绣女”沈静芬。她把青春全献给了“苏绣”,她会几百种巧妙的针法,她年轻时为闺阁千金描绣了无数的游龙飞凤,替顾绣庄赚来了大批利润。到头来落得个破庙容身,乞求度日。“苏绣”的技术跟着她被人践踏,像破庙一样在风雨中雕零!

如今,在一座小巧的园林里、花径上、在曲桥旁,人们又见到了刺绣工场的顾问沈静芬。她的头发还是斑白的,可是眼疾消失了,面色红润了,精神抖擞了,她正指导着一群活泼年轻的姑娘,种花、绘画、刺绣,把传统的技艺推向新的高峰:寄语信纸敦的居民,苏州姑娘手上的秘密,可以到这这这里寻找。

秋天,全城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嗅着花香信步向前,便会被引入一座座古老的园林。园林象天女散下的鲜花,分布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有记载的就有一百多个,至于那些凿一池,架一山,中筑一二小亭者就不可数计。《吴风录》记载:“虽闾阎下刻(注)亦饰小山盆鸟以玩”,这说明苏州园林的普遍,在这样普遍的基础上,历代的巧匠名师留下了大批精湛的杰作。

在所有的园林当中,我最爱“留园”。它象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入口处一条朴实的走廊,普通的庭院。林中部的池台亭榭便隐约可见。等到穿过“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凉台上时,只见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错,“可亭”的六角高耸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桥横卧在山涧上。远望迂回曲折,仿佛深不见底。到这里,便感到人在画中,但又不见画的全貌。

登上爬山的游廊,走进“闻木樨香轩”,园中部的景物便全都呈现在眼前。东西是楼阁参差,古木奇石掩映着亭台水榭,南面是廊台,花墙,小巧的“明瑟楼”凌驾于一切建筑之上,楼前是满池清水,倒映着南面的全部景色,造成了园外的奇景。池塘当中,有一个小岛,叫“小蓬莱”,这里的桥、亭都和水面相平,登上“小蓬莱”好像站在湖心水底,而觉得四面皆山。过了“小蓬莱”到达“曲溪楼”的底层时,中部的景物都已一览无余,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曲溪楼”旁还有许多砖框、漏窗,它象取景框一样,把园中的景色浓缩起来,使人处处凌虚,移步换影。抬头西望,深秋时,鲜红的枫叶漫铺在高下起伏的云墙上,叫人留恋不已。回味无穷。

解放前的“留园”竟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马厩。树木砍伐,楼阁倒塌,到处是残垣败壁、碎石乱砖。今天的“留园”处处金碧浑煌,富丽万千。回头看“留园”的外面,只见虎丘道上,运河的两旁,到处耸立着高大的烟囱。解放后兴建起来的工厂,在日夜吐着浓烟,把安详的蓝天抹上浓重的笔墨。那里机器在轰鸣,金属在碰撞,生活在沸腾。从全城各处的小巷里,古老的花园里,日夜有经过充分休息的人,一路淡笔着走向那沸腾的地方。

石塘读纸

冒着绵绵细雨,迎着潮湿雾气,我走进了铅山石塘。这是个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美誉的千年古镇,也是名扬天下的连史纸的故乡。

铺着鹅卵石和青石板的老街,就像一部厚厚的线装书,引我沿着千年历史织就的脉络,一直走向它的内部。我一边走,一边打量石塘人的生活,揣摩纸的繁华历史,触摸那“薄如蝉翼白胜雪,轻似罗绸细无声”的质感。

我觉得,石塘是一个散发着陈香纸味的梦境。密集的商铺纸号,气派宏伟的古建筑群,技艺精湛的石雕,米酒店里飘动的幌子,挂在墙上的蓑衣、腊肉,至今营业的打铁铺,造纸留下的槽房、漂塘和水碓,时隐时现,在真实与幻境间摇摆。镇子里的五十多条小巷神秘幽深,曲折多变。名字也好听:下节街、坑背小街、棋盘街、商会弄、罗汉弄……小巷里纸铺商号林立,“复生源”“罗盛春”“金鸿昌”“天和”“查声泉”“赖家纸行”“松泰行”“山陕会馆”“饶州会馆”“抚州会馆”等,连成一串。富户院落的华丽是当年纸商们产业丰厚、生意兴隆的标志。由于年代久远,如今都显出几分落寞的憔悴:围墙青苔班驳,门扉灰暗破旧,石板路凹凸不平,石碑坊图案模糊,雕花的廊柱,早已金粉剥落。巷子两边是高高的院墙,偶尔几支斜逸墙外的枇杷树,结满金黄色的小果, 间或有长春藤或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来,给小巷添上几许活气,几分典雅,大户人家墙头的一束束衰草,遮盖不住曾经的灿烂与繁华。

古镇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明代修筑的官圳,渠水清澈见底,沿着渠道缓缓而行,不时遇见洗衣的妇人。因为是雨天,三五成群的在街边支起了小桌,竹椅摆满巷道两边,打牌,喝茶,聊天。他们就和脚下踩着的青石板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显得更加宁静祥和、不屑张扬,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悠闲。他们固执地留在这座千年的镇子里,时间从他们身边匆匆留过,他们浑然不觉……有他们留守,古镇就有了抵制着现代生活喧嚣进攻的力量。

不知究竟是这个小镇培育了连史纸?还是连史纸造就这个小镇?

纸,曾是古镇石塘生命中最为华彩的篇章。因为纸,石塘才有市声喧嚣鼎沸,商贾接踵摩肩的繁华;因为纸,才有了石塘在造纸文化中浓墨重彩的抒写;因为纸,才让无数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不辞劳苦,魂牵石塘;也因了纸,才使铅山县成为我国江南地区的“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而与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浆染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一道享誉天下;因为纸,不由地展现我脑海里的石塘街昔时气象,总是恍若《清明上河图》一般;因为纸,石塘被冠以“品重洛阳”的美誉;因为纸,石塘让我们后人在这里见识了当时社会生活与审美习俗的大量信息。

时光一放手,石塘的昨天,就如同踩上了扭扭滑板的孩子。一下,就滑过了千年,到达现在。我来读石塘,读石塘的纸。

家住石塘的老伯卢志坚,热情爽朗,精神矍铄。他已经60多岁了,头发花白,不过,比镇子年轻多了。据说,镇子有一千多岁了。在古镇面前,活着的人,都是孩子。卢老伯是木匠,世代生活在这里,喜欢写文章,喜欢为游客作导游。讲起石塘造纸史和古镇的风雨变迁,如数家珍。在他的讲述里,我了解了连史纸的辉煌历史,还有造纸的工艺程序。

卢老伯说,铅山县绿色植被丰富,自古以来就漫山遍野种植竹林,终年不断的潺潺溪水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动力;满山遍野的柴薪为造纸提供了廉价的燃料;用作造纸胶液的各种纸药和造纸的辅助材料石灰等都可以在本地取材。这一切都为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张连史纸,从毛竹到成品,前后需要花费60天时间。整个手工制作过程一般要经过斫竹、拷白、浸料、煮料、翻滩、抄纸、晒纸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紧扣,精工细作。

嫩毛竹经过砍条、坐山阴干、叠塘冲浸、清水漂塘、剥离竹丝、洗晒竹丝等工艺后,成为竹麻丝。纸料需要用脚踩细或者木槌敲打以便抄纸。生产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抄纸这道工序。抄纸,也叫作捞纸,这项环节最考验师傅的手艺,要抄出高质量的纸张,一般纸工要经过两三年的训练才能把纸的厚薄抄匀。

几百年过去了,随着工业文明不断推进,纯手工制作的连史纸因生产成本高而失去竞争力。机制纸的大量生产,手工土纸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下降,因而,辉煌四百余年的石塘纸业逐渐凋敝,大不如前,仅保留小规模的手工生产。连史纸昔日“一纸难求”的风光早已不在。后人只能从纸行古旧的建筑和门楣上的字号中依稀想象旧日的繁华。

那藏在陈列馆里的一页页古老的线装书,连史纸的样品,在阅尽沧桑世事之后,到今天,它早已不是纸的概念了,而是厚重的纸业文化历史,是连史纸兴衰演进的历史记忆。作为价值不菲的文物,它们既是时光的印记,更应该是岁月的遗言。

我阅读石塘,就是阅读着岁月的遗言。在键盘迅速取代书写的今天,岁月的遗言不会是纸的遗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