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接连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
为何隋唐帝王,非要灭了高句丽不可呢?
漫长的战争
隋唐对高句丽的战争,可谓漫长。598年六月,隋文帝以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率“水陆三十万伐高丽”。结果,陆师遇到粮草不继、疾疫流行的困难,水师则遇到大风,未及开战就损失惨重。不过,当困难重重的隋军抵达辽河时,高句丽还是认怂,隋文帝找了个台阶下了。隋炀帝即位后,更是发起了代价惊人的三征高句丽。
612年正月,隋朝“四方兵皆集涿郡“,计113万人,号称200万大军,发起进攻。结果,指挥失误,楞是失败!613年正月,隋炀帝不顾国内农民起义烽起,再次征高句丽。这一次,因为杨玄感起兵反隋而被迫提前结束。614年二月,在大隋天下已经风雨飘摇之下,隋炀帝硬是再次组织征讨。结果,”天下大乱,遂不克复行“。
可以说,征高句丽,是隋灭亡的重要原因,“无向辽东送死歌”,几乎是大隋的挽歌。
唐太宗悉心吸收隋亡教训,但对征高句丽也是毫不含糊。
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仍因辽东草枯,军粮将尽而退军。此后,原本想再次亲征的唐太宗采纳大臣建议,采取骚扰之策。647年、648年,唐太宗先后派李勣、薛万彻等人发起了两次骚扰作战。649年,唐太宗欲再次亲征高句丽,但不幸染病去世。唐高宗即位后,又于651年、658年发起了两次骚扰战。此后,唐高宗又累次组织对高句丽的打击。
直到668年,李勣等才平定高句丽。隋唐帝国对高句丽的战争,前后持续了70年!为何隋唐帝王们,非要灭高句丽不可呢?
一统之业
原因其实很简单:高句丽,是中华帝国的地方政权。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启奏:“高丽之地(南北朝时,高句丽王开始自称高丽王,故隋唐以高丽称呼高句丽政权,但此高丽与后来918年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并非一回事,需注意区分),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依统辽东···”
唐高祖时,裴矩、温彦博启奏:“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际,汉家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这些都表明,隋唐统治者认识到:高句丽,本就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高句丽政权,最初就建立在今辽宁省东部至吉林省西南部。其地盘,在西汉时为大汉王朝直接设郡管辖。
在高句丽政权建立前,其先人各酋长已受汉封王侯,仍隶属于西汉。王莽之乱后,高句丽又向汉、魏称臣。此后,高句丽扩大疆土,又接收晋、后赵、前燕、前秦等政权册封。高句丽不仅是称臣纳贡,同时,他们的国王都要接收中原王朝册封,受封官职,不仅是“王”,还有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东夷校尉、都督等。
因此,高句丽,一直被认为中华帝国的一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高句丽后来迁都平壤,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但其精华部分,一直在辽东地区。因此,隋唐也常以征辽东代指征高句丽。如唐太宗在征高句丽前曾说:“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灭高句丽,正是统一的一部分。
巨大的威胁
正因为高句丽为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其外交政策,也以典型的割据政权思维展开。他长期采取联络反对中原王朝势力的方针,以求维护其割据地位。南北朝时,尽管他向北朝称臣,但他与南朝的关系更佳。南朝北伐,高句丽多次送马,高句丽马,是南朝重要来源。隋灭陈后,高句丽担忧自己也像陈一样被灭,遂紧急征兵,以求自保。
此后,高句丽又联络突厥及周边少数民族,企图结成同盟。“突厥而外,为中国患者,莫如高(句)丽”,可以说,在突厥势微时,高句丽就是反对隋唐的领头羊。事实上,拉开战争序幕的,正是高句丽!598年,正是高句丽驱使靺鞨万余骑袭扰隋之辽西郡,才使隋文帝下定了讨伐高句丽的决心。
到唐朝时,高句丽又先后与突厥、薛延陀等唐敌对势力,以及靺鞨、契丹等少数民族联络,并进攻臣服于大唐的新罗等,挑战东北亚秩序。
帝国秩序的最后一张拼图
尽管如此,隋唐对高句丽已经足够”客气“了。隋唐,都是在解决,或者缓解了突厥、吐谷浑等西部威胁后,才开始着手解决高句丽问题。其实,只要压制了突厥,隋唐帝国就基本上成为周边秩序的主导者。而高句丽,则是最后一个秩序破坏者。高句丽,一方面阻隔,甚至攻击臣服于大唐的新罗等国,一方面又联络反对大唐的一些势力。解决高句丽,也就成为帝国秩序的最后一张拼图。
踊跃要打
正因如此,当时,朝野征高句丽的氛围是十分浓厚的。“开皇之末,国家殷盛,朝野皆以辽东为意”,早在隋文帝后期,征高句丽就成了朝野***识。到唐太宗时,气氛就遍及民间了。643年,唐太宗发布募兵令,天下勇士踊跃参加。“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许多人愿以私装从军,“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可以说,隋唐时,除了隋炀帝时期征发过度,严重影响民生,导致”无向辽东送死歌“外,其他时间,上至朝堂,下至民间,皆踊跃于征讨高句丽。隋唐征高句丽,难度是非常大的。辽东地区每到八、九月,就降寒霜,草枯水冻,补给困难,士马难以久留。
因此,隋唐每次征伐,时间窗口其实只有半年多,时间一到,不能成功,就要回国,前功尽弃。而高句丽,又与突厥等游牧民族不同,是城郭之国,有山险、坚城为守,即便战败,依坚城而守,也不容易很快拿下。因此,隋唐虽强,但要灭高句丽,比灭陈、东突厥难度还要大。
即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隋唐仍要灭高句丽,收复辽东故土,其决心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