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陶渊明启示录:有腰堪折直须折

陶渊明启示录:有腰堪折直须折

世人称赞陶渊明,多数因他的那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这样形容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书人多数喜欢高风亮节,对此深以为然,而且这几句话写得实在是好,于是无限赞美。 通通自动选择忽略后面那几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事实上,陶渊明是那种名气很大、混得很差的经典代表。

他的出仕原因简单:由于真性情和博学为乡里称赞,于是有人同情他家境贫困任用他为江州祭酒。不过,这个小小的地方教育行政职位陶渊明并没有放在眼里,大概是觉得与他的名气不相衬吧,于是没几天他就不辞而别,自己回家,开始田园生活,自给自足去了。

后来,因为种田技术不好,他吃得也不好,整个人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生活艰难,至少种田这件事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差事。于是他又跑去做了镇军参军这一类的小官。可能工作强度大,他不胜负荷,思想再开小差了,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

好在毕竟他是个颇有文名的人,大家对他还是很客气的,于是,他又被举荐去做彭泽令。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他要在公田里种可酿酒的秫谷,只要有酒喝就可以了。幸运的是他妻子头脑比他清醒,坚持人要吃饭才能饱肚,要求一定要种粳米。对于家人,他是很乐意让步的,于是,公家分给他的田里,一半种秫谷,一半种粳米。

陶渊明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痛定思痛”这个词语,对他而言,与自尊相比,生活实在是不算什么。这一次,他的官运也不长久。做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几天,一次,下属好心提醒他穿上正装去见郡里派下来的督邮,以示尊重。他就觉得对方不过是乡下小人,即使官位比他高,也不值得他这样做,因此挂印而去,说了那句影响深远流传至今的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不仅如此,他还写下《归去来兮辞》表明心志,开始正式归隐的生活。

仕宦生涯的结束,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终结。他的一生,从未走出困境。陶渊明虽然不至于心碎,但一定很无奈。

这种结局,归根到底,还是他自己的原因。虽然志存高远,没有一份工作做得长久,这份履历表上,真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高不成,低不就,眼见年纪老大仍与理想不沾边,又因为祖上陶侃声名远播,他觉得实在辱没祖宗,情急之下,做了辞官的决定。

他离开官场是因为热爱田园生活无可厚非,毕竟谁都想要一个好台阶下场,说他鄙夷功名利禄守志不阿,与事实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无论哪个年代,人生都是选择和努力的过程。陶渊明在仕途上不甘平凡,不愿接受命运摆布,却也不肯努力改进,稍有不如意,他就转身潇洒离场,轻易举旗放弃。

这个人,怎么说呢?怕麻烦,怕交际,唯独不怕吃生活的苦头,而且似乎由习惯到享受的地步,不仅是仕途如此,田园生活更加如此,他的生命里,似乎从来没有“努力”这个词。

自辞了彭泽令后他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二十二年间一直过着田园生活,但是,这二十二年来,他几乎没有吃饱过一餐饭。没有冤枉他,他自己说的。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自祭文》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

归田园居,他不是没有理想,《桃花源记》或许是他的终极梦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惜梦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自己的习性。之前和之后的他,除了徒增年龄,其他完全没有区别,只要有酒,他就心满意足,万事皆休,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他是用生命来实力演绎“碌碌无为,平淡可贵”。

如果他是自给自足,再来自得其乐,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在于,连吃饭都成问题,你以为他真的快乐?不,如果是,就不会有“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这样的牢骚不平。过后,想起需要维持尊严,又继续摆出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姿态。

头脑清晰的人都知道,这种做法可称为“欲盖弥彰”。

不得不说,潦倒文人最大的弱点并不是恃才傲物兼小气,是不会持家。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都是简单容易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嘛。然而还背负着妻儿老小,行路艰难,凡事还是需要考虑清楚。一日三餐,有瓦遮头,不必经受风吹雨打是最基本的。

种田虽好,可是还要看老天爷心情呢。陶渊明就是搞不懂,所以才活得这样艰难。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为一口酒可以不顾尊严,这个人倒也怪有意思的。

不得不说在当时,为官为吏比一切营生都来得安稳。也就难怪范进拼了命也要考科举。官场黑暗?前路茫茫?不会啦,多少人考到天昏地暗,拼了命都想把头挤进去,为的只是博得一官半职。他们是对的,至少,一份正当职业可以维持生计。先把生活搞好,再去考虑理想也不迟。与生活相比,职业上的一点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动辄拂袖而去,一屋老小担惊受怕,三餐不断,苦不堪言。

不错这是他的人生,他自己喜欢就好,但总是替他的妻儿不值。

虽然后来陶渊明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第一位田园诗人,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人生,在他的洒脱随意之下,一直低开低走,直到结束,即使诗写得再好,也真的不值得称道。

后来多数人对他一面倒的赞誉,对他的生活之困顿潦倒食不果腹选择视而不见,不知是什么心态。是因为自己没有他那样的经历吧,要他们学他,肯定大摇其头,怒目相向。

读书人的世界很单纯:出人头地。为此努力不懈,撞了南墙也不必死心,志向大过天嘛,大家都只称赞说坚忍不拔勇气可嘉。而率性而为,通常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像陶渊明,辞了彭泽令,要等到若干年后,才有人请他出山做官,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太老了,力不从心,只得继续拒绝,保留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好名声。

陶渊明的人生,即使他自己淡然无悔,但总替他可惜,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却一再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前的时光那么慢,活到那么老,日出日落间,他会想到什么?那一大堆描写闲情逸致淡泊明志的诗,是否真的出自肺腑?

尽其本步游于自得之场固然是好的,只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一塌糊涂,是闹剧也是悲剧。

如今这个社会,应当无人向陶渊明看齐了吧,不必去学他,就算似足一成都应该痛哭流泪了。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谁比谁过得容易。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所以,劝君有腰堪折直须折,莫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到位高权重之时,当日不得志之事,再来闲闲提起,当作笑谈,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