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为满姓的汉译, 旧时译作纳兰,后来改译那拉, 如果叫那拉性德,似乎有损于这位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了,就像林黛玉不能叫林翠花一样。但纳兰和那拉确实是一家人,历史上慈禧太后可谓此姓最为出名的人物. 性德原名成得,后来为避东宫太子之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为康熙朝著名丞相明珠之长子,命短仅活了三十一岁..其最大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首采桑子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前人有咏雪、有咏花,容若咏的却是“雪花”——他完全抛开了咏雪的成规,把雪花当作和牡丹、菊花一样的“花儿”来作歌咏,以咏花的传统来咏雪,给读者的审美观感造成了一种新奇的错位,这正是容若才调高绝而天马行空、自由挥洒而独出机杼的一例。首句 “非关癖爱轻模样”,这一句化自孙道绚的咏雪词“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轻字往往带给人一种轻浮之感,容若像是在用一副自我辩解的口气说我也知道雪花是轻浮的,于是有了下句,冷处偏佳我之所以喜欢雪花,只是因为它在群芳尽绝的寒冷地带里如此惊人地显示了它那与众不同的美。它的美是孤独的,只属于“冷处”,在其他地方全然不见,而相反地,在它自己的寒冷世界里也一样看不见其他的花儿。而此处又带来一个疑问, 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孤独、这样的与群芳难以和谐***处呢?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雪花的根芽不是来自泥土,而是来自天外.自有风骨不同于人间如牡丹海棠之类的富贵花. 下阙首句发问谢娘别后谁能惜,此处用典谢娘即东晋才女谢道韫, 据载:“谢安见雪因风而起,兴起,便问子侄辈,此物何物可比之?有答之:“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摇头不语。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激赏。此处发问说在谢道蕴之后,没有人再对雪花报以真切的怜惜了,因此下两句写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写雪花孤零零的漂泊预冷月寒音相伴.笳本是一种类似于笛子的乐器,其声音悲壮哀凉,在此处则更衬出环境的凄然,显出雪花的不羁与高傲, 这样寒冷处别有风格的雪花,因风而动,飘泊天涯——其质洁,其行芳,却难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词人身处塞外,置身穹宇之下,雪海之中,如何能不同生悲感?月光照雪影、西风送笳声,好一派景象,好一种悲情最后落笔,万里的西风吹动这塞外的狂沙,使就在这样一幅疏朗壮阔的画面中戛然而止.留给人无尽的余味. 此诗作于康熙十七年,当时的容若以御前侍卫的身份随同皇帝出关北巡,在途中他见到了塞外大雪纷飞时的姿态轻扬,壮烈的景象让他产生了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托物言志的词.词中的雪花即为诗人自况,尤其是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一句是全词当中的点睛之笔,表面上在解答上一句里留下来的关于雪花的疑问,实则却是真真的表达了他的心声. 此句可说是不自在、不安宁的灵魂的集中发露。纳兰性德虽是满清贵公子,自小生活在烈火烹油、繁花著锦之中,但是与他相知的朋友都明白他“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对门第身世并不注意。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不以人间富贵人自居。他曾经有几句词道:“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看来,他对那种“勉为欢谑”的富贵生活,是感到无聊透顶的。在这里,便呈现出了全词当中的第二次错位:如果雪花没有生在寒冷孤绝的天外,而是生在人见人羡的牡丹和芍药们的富贵世界里,这对它而言算得上一种幸福吗?而他,一个本属于山水林泉的诗人词客,生长在富贵之家、奔波于仪銮之侧,这种人见人羡的生活对他而言算得上一种幸福吗. 这种天性与环境的错位便造成了这样一种感受:生活是一场早经注定的悲剧,是以一己之力极难摆脱的悲剧,而生活又不得不在这个错位的悲剧中继续下去。这便是一种凄凉到骨的无奈,明知生活在别处,脚力却走不到那里,就算你仅仅是讲给人听,也没人信你。所以我认为是中除了表达了对雪的赞美对精神高洁的追求外,还抒发了知音难求之感.最后来看全词咏雪,乃是因雪感怀。塞外风景苍凉,偏又大雪纷飞,纳兰性德面对此景,既托物喻己,又将此情此感放于壮丽景色中——情景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