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布置的任务,给胡小宝讲解初中古诗文,感觉讲得还不错哎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初中课文尤为合适,因为它浅近易懂,朗朗上口,文辞、意境、音韵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首诗就不用串讲了,因为它几乎就是今天的白话。个别的生字或文言语法,教科书上都有解释,网上也很容易查到。咱们主要讲讲木兰诗到底好在哪里。
语言之美
木兰诗的好,首先好在它的文学性,诗句美极了。这种美和我们熟悉的唐诗宋词还不一样,它很浅显,一读就懂,但它又不浅薄,读起来虎虎有生气,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呼之欲出,体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机勃勃的美。这正是乐府诗的特点。
乐府是汉朝的官方音乐机构,朝廷搞祭祀或者娱乐都需要音乐、歌曲。乐府能自己作词作曲,同时也会到民间采风。当年的乐曲都已经不可考证了,但不少歌词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早期乐府诗,而传颂最广,最为人们喜爱的,多是乐府诗中的民歌部分。比如小学课文里的《江南》,就是典型的汉代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有没有觉得《木兰诗》与《江南》有些相似?尤其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不是和《江南》里的东西南北四句特别像?这是典型民歌的特色,很可能是歌曲中的合唱段落。文人诗几乎没有这么写的。
但这些民间诗歌也受到文人的喜爱,从汉朝开始,文人间就流行模仿这种民间诗歌,进一步把乐府诗古朴、清新的风格固定下来。
在辉煌的唐诗中,乐府诗也占有重要地位,李白就喜欢写乐府诗。我们看李白很多名作,和大多数的唐诗很不一样,像《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和绝句、律诗太不一样了。其实这就是乐府诗,将进酒就是乐府的一个曲名,一听就是用于宴会的歌曲。
乐府诗和格律诗
乐府诗是一种简单质朴的美,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而诗歌创作的主力变成文人之后,逐渐形成复杂的格律诗,变成了精雕细琢的美。格律诗在唐朝逐渐成熟后,被称为近体诗、今体诗,而乐府诗就相应被称为古体诗、古诗了。
格律诗要遵守非常严格的平仄、对仗、押韵的规则,还讲究使用典故,这些在木兰诗里基本上看不到,它有个别对仗,但没有规律,有的句子押韵,但押不上其实也无所谓,乐府诗基本上没什么形式上的要求,挥洒自如,很适合用于叙事,表达充沛、激昂的情感,这就是李白爱用乐府体的原因。
这样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诗歌后来要发展的那么复杂?复杂自然有它的好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没学过平仄、押韵规则的读者不会注意到诗中包含着高明的技巧,但他本能的会感觉这诗读起来悦耳好听,这就是复杂规则的好处。
典故也很有用,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很简单的两句诗,但对于知道典故的读者,一种浓重的离愁别绪、浪漫情怀已经扑面而来。
一个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从崔颢提诗后,黄鹤楼就成为抒发吊古怀乡、离愁别绪的标志性名词,这个词一出来,诗的基调就有了。
还有一个是“下扬州”,这个典故来自南朝一个笔记,说四个人谈人生理想,一个想家财万贯,一个想骑鹤飞升,就是成仙了,一个想当扬州刺史,因为扬州在古代基本相当于富庶的代名词。最后一个人说我的理想比你们都好,我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把好事都占全了!从此“下扬州”就成为一种浪漫潇洒,令人向往的意向。“烟花三月下扬州”,虽然我们不知道孟浩然此行所为何事,但一看“下扬州”三字就能感受到李白对他的恭维和祝福。
咱们试着把这句诗改成“故人西辞武昌城,烟花三月下金陵”,意思也没错啊,黄鹤楼就在武昌嘛,金陵和扬州紧挨着,还是六朝金粉之地呢,但读起来可实在是没感觉。
所以乐府诗和格律诗,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美。唐诗是辉煌的,灿烂的,就像花中的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但不要忘了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有很多种类,格律诗只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唐之前的乐府诗,或古体诗,就像山中的幽兰,溪间的水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唯有有心人方能欣赏她的美。
意象之美
《木兰诗》描写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如果用这个主题让你写篇作文,你会怎么写?一般来说,会分为三部分:接到军令,决定替父从军;边关征战,九死一生;解甲变为女儿装。而且第二部分大概率会作为重点来写。
可是我们看看木兰诗的征战部分,严格讲只有三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有人据此说现存的木兰诗是残篇,原作肯定还有关于战场的描写,只不过遗失了。但我倒认为这正是《木兰诗》的精妙之处。
《木兰诗》确实是叙事诗,但它本质上还是诗,要遵循诗的规律,和叙事文肯定是不一样的。叙述文六要素:人、时、地、起因、经过、结果,必须都要具备,小说就更是这样,须得是虎头、猪肚、豹尾,各个部分都要丰满才行。记得莫言的《檀香刑》就直接用这三个词做小说目录,那是莫言的创作全盛期,真是有自信啊。
但诗不一样,诗歌不可能像小说那么细致的描写人或事,诗讲究的是意象。还是拿《送孟浩然之广陵》来做例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二人在黄鹤楼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登船之际殷勤叮咛,依依惜别;客船离岸,挥手拭泪。试想把这些过程都写进诗里,还能成就千古名篇吗?
这首诗妙就妙在只选取最后一个场景——小小的客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天际,而送行的人还在伫立眺望……这就是诗的意象——用典型画面烘托你想表达的情绪。
反观《木兰诗》,作者肯定是做了一番取舍的——我最想表现的是什么?显然,作者想塑造的是一位不同于传统的女英雄的形象,她与传统的男性英雄形象有什么不同呢?她与父母、故乡的分离会更显得儿女情长,她立下不世的功勋,但不向往功名利禄,而是盼着回家,盼着过回女儿家的生活。
相比之下,对激烈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能更好的凸显出木兰与传统男性形象的差异,因此作者毅然放弃了这个部分。但诗歌的妙处在于,简写或省略并不意味着内容的缺失,因为读者自然会想象,现在叫脑补,这或许比自己费劲描写效果还更好。
这对我们写作文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见得面面俱到,有时详略得当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前提是你要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是详还是略,都取决与最核心的写作意图。
历史之美
把《木兰诗》还原到它创作的年代,我们还能感受到大历史的沧桑之美。
课本上《木兰诗》的创作年代是南北朝,这是主流说法,其实也有学者认为是唐朝作品,比如宋代朱熹就说过,“可汗”是唐朝才普遍使用的词汇。还有“策勋十二转”,这个更明显了,因为这是唐朝的战功制度,以战功升一级叫“一转”,最多十二转,升到上柱国,正二品。
但不能排除后人修改、增删的可能,也许部分句子是唐朝人加进去的,像“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就很像唐诗的风格,不像乐府诗。因此《木兰诗》更可能是创作于南北朝,其后经过历代文人的修改,变成现在的样子。
南北朝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大历史时期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代(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被称为小分裂时代)。中原汉族政权的衰落,引来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所谓“五胡乱华”,就是这个大历史时期的事件。
大分裂时代又被称为大混乱、大黑暗时代,曹操的《短歌行》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不是文人的臆想,而是对时人命运的写实,在那样的乱世,生命真的如早晨的露珠,随时都可能消逝。
但黑暗孕育着光明,大混乱孕育着大希望。在这百年之久的分裂、混战中,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生物基因、文化基因深深的与中原农耕民族相融合,这是锻造中华民族的关键历史时期。经过这百年沧桑,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立即以大唐盛世的辉煌攀上了世界历史的高峰。
《木兰诗》就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小注释。
中原文明为什么衰落?因为历史发展到汉末两晋,中原文明陷入了贵族化的怪圈,政权几近封闭,社会的上下层被隔绝了,主流文化崇尚的是奢华、精致、纤弱的美,流行谈佛论道,尽日清谈。在西晋东晋,被人赞美推崇的男性形象是这样的:面色苍白,弱不禁风,言语玄妙,不知所云。这样的文明能有生命力吗?
而此时纵横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有的甚至还没有进入文明期,他们突然入主中原,其政权和文化还保留了非常多野蛮、刚劲、粗犷的特点。像木兰从军这样的故事,在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区域里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这绝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比如与《木兰诗》同期的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这可不是个例,北魏杨大眼将军(将军的名字多淳朴)传记写道:大眼妻子潘氏善骑射,来军营探望大眼时一起上阵杀敌,回到军营与将士们相聚谈笑,大眼指着妻子说,此潘将军也!
木兰、李波小妹、潘将军都是北魏时期的人物,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都城在今天的大同,建议大家去大同看看那里的云冈石窟,就能感受到北朝文化那种雄浑、粗犷。再到南京的六朝博物馆看看,观赏南朝文化的精致、繁华。最后去西安,体会大唐盛世的余韵——那盛世的荣光正是这两种文化融汇贯通的结果。
有些参考书分析《木兰诗》的主题,说是表现了妇女对封建礼法的抗争,这就是没有理解《木兰诗》历史背景的结果。在北朝,妇女们还真没到抗争封建礼法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