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重阳节经典诗句锦集

重阳节经典诗句锦集

?

凄凉的重阳节诗词精选

?

?

1、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3、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4、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5、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6、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7、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9、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0、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1、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2、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1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14、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15、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16、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17、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1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19、他乡***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0、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1、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22、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23、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24、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2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2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 重阳》

27、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28、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2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31、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32、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33、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3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35、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3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3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8、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39、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40、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41、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4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43、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4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45、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4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47、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4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

关于重阳节的现代诗歌

?

?

?

《九月重阳》 作者:笑狂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

?

  《喜庆重阳节》作者:诗文

 九九重阳,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

 《重阳情思》 作者:遥遥长安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

  《岁岁重阳》 作者:夕阳红123

 一日夜凉一日深。

 悠悠思绪扰离人。

 阵阵秋风催叶落;

 场场秋霜断花魂!

 岁岁重阳今又至,

 苒物华休待冬临。

 寒蝉自知终归去;

 声声哀叫透烟深!

?

《重阳登山记》 作者:大漠清风

 秋风落叶凉初透

 情动高山

 南山山头

 落叶满目尽是

 凄凉中

 感受古道西风

 沧桑诉情怀

 风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旧翠蒙蒙

 九九双节

 再现重阳日

 今朝思绪南飞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诉尽心中孤独

?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长篇朗读诗词

?

父爱如山,母爱是河

 ——献给九九重阳节(朗诵诗) 珍 尔

 假如有人问我:

 世界上的山是哪一座?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父亲的爱,就像山峰,

 比喜马拉雅更伟岸,

 比珠穆拉玛更巍峨!

 假如有人问我:

 世界上最长的河是什么?

 我会满怀深情地告诉他,

 母亲的爱,就像大河,

 比黄河长江更长久,

 千年流淌博大的爱,万世唱着甜美的歌。

 啊,父爱如山,母爱是河,

 没有亲爱的父母,世上哪里会有你和我?

 是父亲,用大山的信念、石头的刚毅

 塑造出我们韧性的筋脉、坚硬的骨骼;

 是母亲,用似水的柔情、博爱的胸怀,

 输送给我们鲜红的血液、情感的火热。

 世上的七尺男儿啊,莫要为自己的英俊和伟岸而骄傲,

 别忘记,当初躺在襁褓中的你,

 嗷嗷待哺,多像一只瘦弱的小猫;

 是母亲,用雪白的乳汁喂养了你,

 是父亲,用咸涩的汗水浇灌了你,

 今天的参天大树,昨天都曾是弱小的幼苗。

 世上的漂亮女子啊,莫要为自己的年轻貌美而炫耀,

 别忘记,当初蹒跚学步的你,

 多像一只丑小鸭,走起路来晃晃摇摇。

 是母亲,为你梳小辫,给你缝裙子,让你像花蝴蝶一样飘啊飘;

 是父亲,让你当马骑,为你讲故事,将挂着泪珠的小丫头逗得咯咯笑……

 没有父母的心血滋润,哪有鲜花的开放,青春的自豪?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啊,

 无论我们今天是尊贵还是卑贱,职务是低还是高,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他们身上的肉、心上的宝;

 不管我们今天是穷还是富,挣钱是多还是少,

 只有父母对我们的爱永不会改变,

 亲情的泉水流不尽啊,就像大海的滚滚波涛!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当感恩的人首先是父母,

 一个连父母也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将国家报效?

 看一个人良心有没有,先看他对父母好不好;

 品一个人人品正不正,不在于他口吐莲花唱高调;

 孝顺父母,就是人世间一面神奇的镜子

 能照出人心冷暖,是卑贱,还是崇高……

 岁月无情啊,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那满头的银发,是时光的霜雪在飘舞,

 那脸上的皱纹,留下岁月的脚印一道道……

 儿女养大了,一个个成了远走高飞的鸟,

 只留下年迈的父母陪伴着寂寞,

 天天盼儿女回家,有时还会絮絮叨叨……

 请不要嫌弃他们吧,

 就像当年父母不嫌弃你的顽皮和弱小;

 请不要以工作忙碌为理由,

 莫让心中留下遗憾,尽孝也要趁早。

 工作哪有忙完的时候?

 有空常回家看看,没空打一个电话也好。

 送上一颗孝心,

 胜过给他们一座金山银山;

 几句贴心问候,

 胜过无数灵丹妙药;

 揉揉背,捏捏肩,在父亲的心头洒满阳光;

 扫扫地,洗洗碗,让母亲的脸上溢满欢笑。

 孝顺,是儿女送给父母的礼物;

 孝顺,是公民对社会的回报;

 孝顺是美德,平凡而又伟大,

 假如能做到,生活就会和谐美好;

 孝顺,是人生的接力棒,只要你做出榜样,

 你的儿孙,将来也会一代一代传承仿效……

 啊,让我们歌唱父亲,

 让父爱的山峰,在我们心中耸立得更高、更高……

 啊,让我们热爱母亲,

 让母爱的长河,在中华大地代代流淌,荡起甜美的波涛……

 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让我们祝福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赏读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 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醉。)

  作者: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

重阳节的习俗的诗句

?

 

重阳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重阳”源出《易经》,该书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屈原《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这表明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到唐、宋,重阳节插茱萸、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已经很盛行,这也是诗人们在咏重阳诗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有关重阳节习俗的诗词。

  重阳节也称登高节,有登高避灾的习俗。 此习俗出自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有:“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杜甫有《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诗:“去秋***数登高台,又被今年减一场”。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那故园的菊花:“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另外古代还在重阳节后一日举行宴赏,号称“小重阳”。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诗云:“作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意思是说,昨天初九登高已结束,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菊花怎么这样苦,连遭这两个重阳的采摘。

  插茱萸 是古代重阳节的又一趣俗。据《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登高”、“插茱萸”在古人看来可以避邪消灾,故九月九日一定为之。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重阳登高插茱萸的风俗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云:“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孟浩然有诗:“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朱放的《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中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饮菊花酒 ,也是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李白高歌,“携壶酌流觞,赛菊泛寒荣”,白居易邀请,“待到菊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杜甫低吟“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卢照邻则感叹,“他乡***酌菊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等等,可谓情景交融,情趣盎然。

  乃重阳一大习俗。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菊花”;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语言隽永,诗意清新。陶渊明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于朴实中见真情,意趣横生;白居易的“满园菊花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发翁入少年场”,以菊喻人,抒发了诗人欢快的情怀;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深厚诚挚的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秋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示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在《采桑子 · 重阳》一词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描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其豪迈的气势、伟大的胸怀、乐观的态度,令人昂然奋进。

吃重阳糕 也是古代不少地方的风俗,“糕”谐音为“高”,以求步步高升之意。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写的《都门杂咏》中有《论糕》诗一首,诗云:“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将当时京城重阳做糕、食糕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