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1、12题。(每题2分,***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麓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11.B(2分) 12.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1分)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1分)(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2007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非课改区)
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沾巾。
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答案B
2007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4分)
故 乡
杨 牧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短诗选萃》)
22.诗讲究押韵,本诗的韵脚是:。
23.故乡是一幅“画”,但诗人在故乡时,“画”是铺在地上的;而远离故乡时,“画”却是挂起来的。“铺”和“挂”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答:20、(2分)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21、(2分)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二)现代诗欣赏(4分)22、(2分)画 霞 画 纱。说明:一个0.5分,***2分。23、(2分)参考:“铺”说明了诗人身在故乡时,故乡常常被忽略。“挂”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时,才感受到故乡的难舍,容易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说明:一个点1分,***2分。意近即可给分。湖北省黄冈市2007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A.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流沙河《理想》)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会品句:A. 诗人运用蕴含哲理的诗句,阐述了理想的人格意义。激励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为之牺牲。B.该句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在茫茫大雪的覆盖下,“山”、“原”活泼奔放的气势和竞争的活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分,意近即可)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2分,每空0.5分)8.略
湖北省黄石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古诗文部分(15分)
(一)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分)
6、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5、触觉、视觉、听觉
6、孤寂凄冷
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诗中名句“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①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1分,每对一空0.5分)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1分,每对一空0.5分)江西省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课标卷)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8题。(6分)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①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④持:携带。]6.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2分)7.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来表达感情的。(2分)8.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2分)6.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2分)
7.写夏景或忆春水(1分,“写夏景”“忆春水”答到其中一处即给分);今昔对比。(1分)
8.思念亲人、思念家乡(2分,答到一个要点1分)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6.综合探究。(5分)
答案D
辽宁滕州市二OO七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
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3分)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写法1分,哲理2分,***3分)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德州市二○○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8.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8.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评分:写出手法1分,写出景物特点2分,***3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写出“喜爱之情”1分,写出“挽留之意”1分。
湖北省十堰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赏析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全诗以“ ”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
24.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23.行,喜悦(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2 分,每空1分。)24.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学生举出单、词分析恰当也右,不苛求成组分析。)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扬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11.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关键词语 佳妙句饮酒 陶渊明 批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案ll.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似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2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7.(1)上句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下句写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意思对即可) (2)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意思对即可)
常州市二○○七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7.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8.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2分)答案7.C (2分)8.不设统一答案。从某一角度结合内容加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例,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对美好生命的歌颂和追求。或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抓住关键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分析亦可。(2分。分析有理,语言通顺得2分;分析或语言有一方面有欠缺得1分;答非所问不得分)南京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6.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 ,”写的是静景。(1分)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答案6.(3分)(1)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
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
(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2分)
2007年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7.对下列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答案7.(2分) C
200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9.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5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答案:9.(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盐城市二○○七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一)古诗文赏析(4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分)、(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答案:9、(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常州市二○○七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二、阅读理解(***40分)(一) 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7~8题。(***4分)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7.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8.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2分)
2007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雪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①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2分)②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