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谈一谈陈寅恪。
从诗词中去寻找作者的某些难以言说的心迹,这大概是浸淫了传统文化的中国读书人的惯例吧,今年从读了《余世存读龚自珍》,开始对近代以降的文人写的诗很感兴趣,可以说之前多是读不懂吧,开始慢慢试着去揣摩诗人的心情,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当时的环境,角度。
《别蒙自》
我昔来时春水荒,我今去时秋草长。
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
这是作于1938年秋的自蒙自转昆明时,和吴宓的一首诗。本来在寅恪先生诗集中的300多首中,很多情感更深沉浓郁的,我却对这一首情有独钟。另有一首在蒙自作的七律《蒙自南湖》: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头鬓影还明灭,楼外笙歌杂醉酲。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南湖本是蒙自的一个水塘,因经常下雨,积水成湖,湖里栽荷湖边植柳,形成绝佳风景一处。联大师生于是课余经常来此散步游玩,此是陈寅恪和吴宓等几人来散步即景赋诗。到了1954年,陈寅恪写成《论再生缘》,文中再引此诗,并感叹说“十六年前作此诗,句中竟有端生之名,"岂是早为今日识“耶?噫!”第六句“北归端恐待来生”有“端生”二字,《论再生缘》记清初女诗人作家陈端生作的弹词小说《再生缘》。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这是1945年4月《忆故居》,还有篇序:
还有三篇七绝,系先生眼疾目盲之后作的,可以看出此时心绪。
《漫成》北漠西番远不通, 前朝多事耀边功。 如今万里成瓯脱,笑煞当年左企弓。(左企弓:金太祖既定燕京,从初约定,以与宋人。左企弓献诗,略曰:"君王莫听捐燕议, 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太祖不听。是时,置枢密院于广宁府。左企弓等将赴广宁,张觉在平州有异志,太祖欲以兵送之。企弓等辞兵曰:"如此,是促之乱也。"及过平州,舍于栗林下,张觉使人杀之。企弓年七十三,谥恭烈。 天会 七年,赠太师,遣使致奠。 正隆 二年,改赠特进,济国公。)这首深沉痛切,以28字之力胜过多少长篇大文。
《乙酉八月十一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
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
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
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诗。
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
?“降书夕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诏书的消息,是当天晚上传到成都的,这时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已经睡了,“醒方知”,早上醒来才知道了这喜讯。颔联用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典故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典故。抗战八年,陈寅恪一家转徙流离,贫病交加,自己双目失明。“家祭难忘北定诗”,用陆游《示儿》诗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不会忘记在家祭的时候,把胜利的喜讯告诉已故的父亲。陈寅恪的父亲三立老人,光绪时,协助他的父亲陈宝箴在湖南实行变法、推行新政,陈宝箴、三立父子是最早的民权政治实验的领导人。陈三立又是近代第一大诗人,同光体诗派领袖。1933年以后,陈寅恪在北京城内租了所大房子,把父亲散原老人从庐山接到北京居住,平日陈寅恪和妻女在清华园住,周末和家人同到城内看望和陪伴老人。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8日日军入城,八十五岁的三立老人忧愤不食而死,弥留时,还在关心马厂捷报是不是确实。
这首诗和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写作背景相似,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却是差别很大,他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从历史上西晋、北宋南迁后都没有光复北归,而我国的民族抗战胜利着眼,感慨良多,亦喜亦悲,悲喜交集,情感浓烈深厚。
陈寅恪诗的一个特点是情感非常深厚。为什么情感非常深厚?因为情感中包含着国身通一的精神,自己的生命和祖国的命运、文化的生命是一条命。
(赏析摘自邓小军《现代诗词三大家: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
《寄大姊》1951年大寒
三年不见几沧桑,感旧怀人夜漏长。
老病日侵无一字,可容煎药倍堪伤。
大姊为唐筼的堂姐琬玉夫人唐家琪,唐筼与堂姐感情深厚,唐家琪于当年12月去世。
《寄九妹》1951年大寒
烟雨迷蒙隔野塘,残梅欲尽柳争长。
何当***话西窗夜,人寿河清两渺茫。
九妹为陈寅恪胞妹陈新午,嫁给表哥俞大维。
唐筼有三首《哭从姊琬玉夫人》情真意切,闻之泣下.
还有一首
关于诗作其三,女儿们的回忆录《也同欢乐也同愁》里曾提到过,陪母亲去香山远郊看望大姨母,孤山寒屋,垂垂老人孤单地自己居住,靠给别人做些针线过活。唐筼和堂姐感情深厚,力邀回城同居,不肯。
忙了半日,总计约5000字,大部分是诗,居然所有内容没有自动保存,心灰意懒。就这样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