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施补华《岘佣说诗》)、“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袁枚《随园诗话》卷四)、 “文似看山不喜平” (袁枚《随园诗话》)。诗文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这是深得诗家三昧的经验之谈,而巧妙运用曲笔是达到“忌直贵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谓曲笔?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惯用的艺术手法。一般讲是指文学创作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如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诗人对自己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借对方写自己,表面上写对方,实际上写自己。所以又称“对写法”。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就是这样的典型。用曲笔手法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倍增哀乐,真切动人。这虽然是许多作诗撰文者所熟知的常识,但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运用曲笔手法的诗词虽然不少,但多是含其中一二句而已,而杜甫的《月夜》构思布局别具匠心,曲折有致,全诗无笔不曲,不直抒胸臆,却情韵悠长,是曲笔运用到极致的典范之作。下面就此诗做一浅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月夜》诗是这样写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初期,叛军逼进潼关,在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6月,杜甫把家属送到白水县舅舅家,接着又随难民北逃,经过同家洼、华原、三川,辗转到鄜州(今富县)羌村住下,把妻小也寄居在此。他在《彭衙行》中用这样的诗句来记述当时逃难的情形:“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痴女饥随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经历了千辛万苦,杜甫总算在鄜州羌村安了家,此时长安已失陷,玄宗逃蜀,杜甫只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在狱中写下《月夜》这首诗。
仅从诗歌字面上其意思不难理解,大意是: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丈夫快点回来!遥远在长安的我,也想起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太小了?还未懂得思念离家的父亲呢!(我想像您在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