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请问,<<题临安山水>>这首词的意思是什么?

请问,<<题临安山水>>这首词的意思是什么?

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汉名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完颜宗干次子。完二自幼聪敏好学,能诗善文,又爱同留居于金地的辽宋名士品茶弈棋,谈古论今,联想到他爷爷爸爸还是文盲半文盲呢,真感叹金汉化之快。另外,完二目标也算远大,他曾说过:“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这倒是应了孔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步走”思想了。

当时金国的CEO是金熙宗,这位熙宗多少有些激进,虽说中国历史上有诛杀开国功臣的光荣传统,可那也是在统一天下之后。而他却等不及了,那边南宋王朝还偏安临安呢,这边就已经磨刀霍霍向群臣了。群臣自然是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完二觉得这是实现自己“三步走”宏伟蓝图的绝好时机,于是就联合驸马唐括辩、护卫蒲散忽土等于皇统九年十二月九日杀熙宗于寝殿。完二自立为帝,改元天德。自古以来,封建社会中最最大逆不道的就是弑君了,由于完二的帝位是政变篡位而来,可谓根不红苗不正了,于是很多豪门势族都不买他的帐。穷则思变,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敌对势力的牵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上京地处偏远,地方官员来京汇报一次工作,往返一次往往费时半年,不如迁都燕京,位置居中,地势冲要,便于控制四方。贞元元年,完二迁都燕京,即今天的北京,自此,北京开始以国都的身份出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了(北京的弟兄们都来拜拜这位城父呀)

话说这时候南宋有个叫柳三的,经常到各地妓院观光访问,体察民风,史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这青楼自也不是白吃白住的地方,要留下应时应景之作,柳三便写下了一阙《望海潮》,当时无非是想哄哄小女生们开心而已,不曾想这首词却钓到了条大鱼,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搀的完二是直流口水,立时写下了一首《题临安山水》(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不仅如此,完诗人还决定亲自“提兵百万西湖上”,将32总管,60万兵力,分四路大举南侵。(看来能够引起战争的不仅仅是女人。应该说这次出征是完颜亮一生中最大败笔,他夺位未久,还没能形成稳固的政治基础,群臣多持观望态度,而完颜雍则在那里虎视耽耽,迁都只能算的上缓兵之计,并未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

这场后岳飞时代的战争初期打的相当的无聊(其时,岳飞,兀术均已死),与其说是金军多么强大,倒不如说是宋军根本就不想抵抗。正当金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宋军中却杀出一匹比希腊还黑的黑马虞允文来。当时宋军最高指挥官王权已被罢职,继任者李显忠还没到任。恰巧虞允文到采石犒师,距采石数公里外,即闻鼓声阵阵,问道旁行人,说是金军今日渡江。就在群龙无首的宋军将领们在那里商量着怎么逃跑的时候,虞允文说了句:“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正是这一句“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彻底打破了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的愿望,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后宋金双方在采石形成战略对峙的局面,就在这时,完颜亮的后院起火了,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在这进退无路的时候,完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又发作了,他命令金军3天内全部渡江南侵,否则处死(金军新败,自当好言安抚,下如此死命令,不乱才怪呢)。金军将领们心里自然就犯陈胜吴广那样的嘀咕了:“反正横竖都是死,倒不如…………”十一月下旬,完颜元宜率军杀死完颜亮于军营中。自此,金朝迎来了他的鼎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