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挖着黄土,垒、砌,厚墩的穹顶。
他们深挖着革命,奔、走,中国的前程。
窑洞,自有其精神,以山形为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它们是黄土高原上深挖出的洞天神府。它们是我们于土地抒发的拳拳热爱。
那一群革命人,他们给窑洞更添着一股精气神儿。而窑洞,同样给予他们最深的庇护,困境中它们为他们扛起风雨,抖落尘土,紧紧包裹,冬暖夏凉,深深呵护。黄土坚实,同样绵软。
一张旧木床,一杯苦茶,一盏油灯,四壁黄土,窑洞熏黑。
一群思想者,一段征程,一路峥嵘,四处集结,精神洞明。
窑洞里的日子,无疑是艰苦萧条,甚至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然而却不以乏味形容, 他们不仅毫不退缩毫无怨言,更是怀抱着十二分的革命热情和乐观精神,于窑洞里生息。朴素其物欲,洁白其精神。
梁衡说,这一排排敞开的窑洞,这一排排思考的机器。
今日与昨日,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在窑洞里贯穿,在窑洞里一体。
往昔,润之同样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会见,在这里运筹帷幄,在这里挥斥方遒。可以想象,一个伟大的先驱者如何在这里暗暗凝神调动内功,如何在这里指点江山,在这里将中国革命顺势指向光明。他就稳稳地在这里,思考、写作,酿造他的思想。
浑然天成的诗句乍现于此,它们是窑洞中开合跌宕的自由体。
惊为天人的谋略追溯于此,它们是窑洞中永不变调的最强音。
伟大的思想诞生于此,我们惊异于意识如何像土豆、小米一样奇迹般的生产出,却难以效仿。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我们回顾着这段历史的起承转合,回顾着这些思想的坚定执着,赐予的词汇是信仰。那是一代革命者的信仰,一个党派的信仰,包覆着涵盖着整个大中国的信仰。砥柱。
高高的穹庐、瞪着眼睛思考的窑洞,它们仍安安静静在黄土中间厚墩墩的站立着,任风吹刮,任雨淋漓,任岁月不在,任信仰依然。历史与他们互为见证。
深入黄土。俯时,大地深厚。仰时,苍穹开阔。
窑洞中拨开天窗。阳光照进,温暖而不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