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谁曾预言于谦最后的结局

谁曾预言于谦最后的结局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观看了《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明朝大臣于谦的形象走进我的视野,在脑海中久久萦绕。于是,我又读了《大明王朝1449》这部历史小说,查阅了部分研究于谦的历史资料,将他的诗词作品全部拜读了一遍。

自此,对于于谦的认知就不仅仅是一首《石灰吟》,不仅仅是一位清官。于谦的形象如同一尊金像,在心灵的天空中冉冉升腾,光芒四射。他的正直忠勇、盖世才华和无暇的品格仿佛一道道金光,穿过560年苍茫的历史,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然而,这位在明王朝“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的千古名臣,最终却未得善终,下狱被杀。唏嘘之余,细思甚痛!

一、于谦为什么是千古名臣

在中国历史上,能建立功勋、流芳百世的大臣有之,但兼具文才武略、品德高尚的大臣却不多。于谦就是其中之一。

于谦被后世称为“救时宰相”,指挥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挽救明王朝于危难之时,为明朝的存亡建立了不世之功。是一位与岳父齐名的民族英雄。

于谦一生劳碌奔波,担任地方巡抚十八、九年。在调任兵部侍郎的第二年,蒙古兵南下进犯明朝疆域。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全军覆没,做了阶下囚。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朝廷投降。一时“京师震恐,人心惶惶”。有人提议南逃,有人提议投降。在国无主君、帅无强将精兵的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痛斥逃跑主义投降主义,说服皇太后,拥立朱祁玉为新帝,挫败敌人阴谋,又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于谦亲自指挥,布兵九门外,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侵略者死伤惨重,不得已退兵。

于谦是一位有建树的军事家。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军队制度影响很大。

于谦还是一位品行端正的政治家。性格刚毅,公正严明,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气禀刚明,才优经济,兼资文武,茂着声猷”。于谦巡抚江西、山西、河南各地期间,平冤案,惩贪官,治权贵,尽职尽责,施政有方,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也为政府积蓄了一定的财力,政绩斐然,声誉远扬。明代宗执政的八年时间里,于谦深得皇帝信任,除弊革新,执法严明,行事政令皆以社稷为重。是国家的肱股之臣。

上述这些,在电视剧和历史小说里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表现。

于谦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思想家。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体现出““重名节、轻功名”,“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的政治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于谦所处的明王朝具有先进性,在今天也应该成为政府官员、国企领导遵行的职业道德标准。

于谦做官三十余年,从纪检员做到国防部部长,位极人臣,权倾一时。但他始终兢兢业业,公正廉洁,忧国忘家,以国家为重。在明王朝处于危难之时,拥立新君以保社稷,全然不计个人得失。“宁犯难而存国,制群奸于股掌,可发不发,宁危身以安君,完万事于一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实为言行一致的表率。

于谦也是一代伟大的诗人。“文有奇气,而主于理,诗词清逸流丽,人争诵之”。诗中表达的归隐情怀与慷慨悲凉的风貌,影响了当时的诗坛风气。

他的诗文因冤案流失许多,现存有诗词420多篇。诗句清新脱俗,隽永朴实,咏物寄情。词风慷慨悲凉,直叙情怀,反映民间疾苦,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和“重名节,轻功名”的思想。他的诗作《石灰吟》《咏煤炭》是传世名作,许多诗句成为千古名句。如“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

于谦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是成语典故“两袖清风”的主人公。他一生为官清廉,悯恤百姓。他的诗作《悯农》《荒村》等,描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苦,反映出他的爱民思想。关于他清正廉洁的故事,相传颇多。

明英宗执政时,重用太监 王振 。王振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大臣官员都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还写诗《 入京 》以明志:“绢帕蘑菇及 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生活简朴,从不居功自傲。对明代宗赐给他的府第、蟒袍,玺书等,坚辞不受。至蒙冤被抄家时,家无余财,只有正屋紧锁,明代宗所赏赐的玺书、袍服和剑器,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于正堂。抄家的锦衣卫都深受感动。

据史料记载及历代史学家的考证,于谦的品德几乎无可挑剔。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出于书香门第,家风淳厚。在朝忠心报国,对待家人亦情深意重。

他的《忆老婢》表现出对家中下人平等对待的人文情怀。而《寄内》则表达出夫妻恩爱,以及对妻子辛勤持家,自己财力菲薄、长年在外、难以顾家的愧疚之情。在他50岁时,妻子亡故,从此未再娶妻。于谦现存诗中有十一首悼念妻子的七言诗。诗中写道:“灯昏罗幔通宵雨,花谢雕栏蓦地风”“寂寞青灯形对影,萧疏白发泪沾巾”“魂断九泉招不得,客边一日几染衣”“空于纸上看遗墨,无复灯前睹笑颜。”“肠断不堪回首处,两行清泪万重山。”? 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断肠之痛令人心碎。

二、谁曾预言于谦最后的结局

在《大明风华》剧中,明宣宗朱瞻基临终之前与于谦有一段对话:

明宣宗:于谦,你尽心尽力伺候我祖孙三代,我没有提拔你,你没有怨恨我吧?

于谦:俗话说,红衣官袍是百姓血染,我穿蓝,图个干净。

明宣宗:你心气太高,心思太重,你爱的不是朱家,是天下。若让你身居高位,最终将不得好死。这话是爷爷说的,他让我讲给你听。

历史上的朱棣、朱瞻基是否说过这些话,未为可知。但是,这些话不幸言中了于谦生命的结局。

招致杀身之祸的首要原因,是于谦“重社禝,轻君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权者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凡人都有私心。越是身居高位,这样的私心越具有隐蔽性和杀伤力。即便是集家国于一身的皇帝也免不了。如果下属的想法与其不一致时,轻者受责罚,重者招杀身。更何况,于谦性格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犯上。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拥立新帝,动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奶酪。在一个权大于法、权力无人约束的环境中,一个平庸的当权者自然选择杀死他。

其二,源于于谦为官公正、执政严明、不畏权贵,“重名节,轻功名”,得罪了利益集团,招致同僚的嫉恨。

于谦“轻功名”,不接受皇帝赏赐、提拔,为官清廉无私,不代表他的下属、同僚有同样的境界。一些官员认为,跟着他、支持他既得不到额外之财,又得不到意想不到的提拔和照顾,自然就怨气冲天。有的权贵欺榨百姓,于谦坚决惩治。有的官员慵政懒政,欺上瞒下,于谦坚决依规上报惩治。因此,他得罪了一些权力人物,也不受那些私心重的官员待见。当徐有贞之流以一个“意欲所为”理由弹劾他、致他于死地的时候,那些朝中的文武官员无人替他说话,只有基层的官员百姓私下为他喊冤。

其三,于谦“重成仁、轻杀身”,讲“仁义”、求"报国”,不考虑个人得失,不懂官场上的“厚黑”政治学。

国难当头拥立新帝,治国理政惩恶罚奸。于谦只知道秉公办事,两袖清风,从来不计个人得失,更不会以权力金钱为纽带,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其结果受益的是朝廷和基层的干部百姓,得罪了高层的达官贵人。他力挽狂澜、殚精竭力保卫了国家,以仁义礼信力劝明代宗迎回了朱祁镇,却在悲怆苍凉中被弃杀于北京城闹市中。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7岁时写下的这首诗,是他品格的写照,也是他的人生最早的预言。

三、于谦为什么能建立功勋?

当时的明王朝朝政腐败,贪污成风,官场上官官相护。以于谦刚直不阿的性格、清正廉洁的作风能步步高升,建功立业是不容易的。其中有主观因素,更多的是客观因素。

有两句励志的话很适合他:“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于谦天资聪颖,少年有志,八岁对奇联,17岁做《石灰吟》,气度非凡。他一生勤奋好学,平时居家,手不释卷。“诸子百氏之书,涉猎无遗”。在《观书》中他用“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来形容对读书的热爱。

天赋异禀、才思敏捷,加之后天努力,使其“负颖异之才,蓄经伦之识”,成为文才武略的“经世之才”。“咏诗皆顷刻而就,脍炙人口,尤长于奏疏,至今视以为准,当政务旁午,章日数十上,累千万言,挥笔如流,一切皆中事机,人服公明决,卒推为天下奇才焉”。

23岁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勉强入第。28岁时做为御史,随 明宣宗朱瞻基 平复朱高煦谋反,阵前数落朱高煦的罪行“正词崭崭,声色震厉”,由此得到宣宗重用,踏上成功之途。

如果,于谦不是才华横溢、才能卓著,那是得不到皇帝的关注和重用,也不会成为地方大员,直接受中央领导。以他的性格,在那样的官场环境中,想一级一级提拔上来,是难上加难。在基层干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先进工作者”。

客观因素是机遇和时势。

在干事创业的好年华里,于谦遇上了明宣宗朱瞻基。这是明朝历史上三位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宣宗在位十年,重用贤臣,修养生息,减免赋税,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于谦的思想和才干得到他的认可,提拔为巡抚,当然工作也得了支持。

明英宗即位初期,由宣宗时的顾命大臣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 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当天都会得到批准和支持。于谦提出的许多政令才能得以施行,从而为地方政府、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

“三杨”去世后,太监 王振 专权,诬告于谦入狱,被判处死刑。百姓联名上书,更有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请愿,周王、晋王等藩王也上奏皇上,于谦才被放了出来,继续做巡抚。

因为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于谦在官场上经常受到排挤打击,清廉行为也受到攻击。他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不摆排场。同僚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因为不同流合污,于谦在官员圈里的朋友不多。他也不在乎,因为中央有人呵。

于谦的诗中经常流露出归隐的思想,一方面说明他看淡功名,注重气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感到官场环境无聊透顶,不做也罢。

其次,于谦刚升任兵部侍郎,国难当头。皇帝被俘,兵临城下,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群龙无首,大臣们明哲保身,人人自危,就连朱祁玉都不敢做皇帝。只有于谦挺身而出,勇担重任,将国家命运置于个人命运之上,调兵遣将,全盘布局,“保社禝于无虞”。他的忠勇之心和卓越才干也得到明代宗的认可,升任国防部长,总领全国军政大事。

明代宗非常信任于谦,许多事情都征求他的意见。因此,那些不称职的官员都怨恨他,不被明代宗信任的大臣也嫉妒他。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明代宗论功行赏。于谦认为所做的都是臣子的本分,坚辞不受。有人立刻弹劾他功劳不实。还有人说他太专权,不断收集他的黑材料,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但明代宗力排众议,继续重用他、支持他。他的许多治国策略才得实现。

时势造英雄。

于谦的生命结局虽然悲惨,但他的一生是成功的、璀璨的!他虽然只活了59岁,但他的品德、思想和功绩流芳千古。他人生的结局不是句号,是一串感叹号!

艺术的价值往往是由时间计量,前朝的历史是由后世书写,忠臣都是在死后被人缅怀和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