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
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公元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
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
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
分江夏立武昌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
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筑吴王城。
次年铸数千铜釜。
公元229年(吴黄龙元年),四月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在南郊筑坛祭天。
传有黄龙蟠于江心矶上积日方去,遂改元黄龙。
由建业迁富户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万。
于西山建避暑宫、读书堂。
颁屯田令,鼓励垦荒。
武昌为全国四大铸镜中心之一,有“铜镜之乡”美誉。
九月迁都建业,陆逊辅太子孙登留守武昌,为吴陪都。
公元265年(吴甘露元年),九月,末帝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
不愿意离建业者编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童谣,樊口鳊鱼始名“武昌鱼”。
次年十二月还都建业。
公元307——312年(东晋永嘉年间),葛洪驻足武昌,结庐炼丹,养生修道。
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乡、洪道乡因其得名。
有葛山石洞、洗药池、琴床石、葛店斗牛观、白鹿矶等遗迹。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李白来武昌,任宋若思幕府参谋,登南楼作《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
孟浩然、刘长卿、常建、岑参、钱起、卢纶游历武昌,留诗甚多。
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名士裴鶠于小北门外江边建亭,书法家李阳冰以篆书题名“怡亭”并序,裴虬拟铭文,李莒以八分体书铭刻于崖,世称“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常泛舟南来,游憩于樊口、西山。
写有《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樊山记》、《菩萨泉铭并序》等。
苏辙有《陪子瞻游武昌西山》、《武昌九曲亭记》诗文。
元祐元年,苏轼于汴京作《武昌西山诗》,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三十余名士唱和。
西山寺“东坡饼”为江南名点。
公元1078——1085年(宋元丰年间),潘鲠居樊口开酒肆,史称“潘生酒”。
诗人潘大临从苏黄游,有“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句传世。
公元1374年(明洪武七年),朱元璋游太和清峰寺,御书“清峰古刹”匾额。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重修西山九曲亭。
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武昌邮政局和金牛、葛店支局。
太和人朱子春、朱梦春、朱茂春“同胞三进士”传为佳话。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彭楚藩等三烈士英勇就义。
吴兆麟被推举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后授陆军上将)。
胡廷佐、胡廷翼、马荣、徐达明、程正瀛、周德胜、余品龙等八十余名鄂州籍志士参加进攻督署和阳夏之战,功勋卓著。
1935年,武汉至鄂城电话线架通,设立鄂城电话局、葛店电话所。
武汉至鄂城公路建成通车。
城关首映无声电影。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相继在鄂北、豫南一带建立江汉、桐柏和豫南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