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大家一定有很多了解吧,下面一起去看看我为你整理的关于苏轼写景的古诗句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苏轼写景的古诗句一、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二、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三、又恐被、秋风惊绿。——苏轼《贺新郎·夏景》
四、黄鸡白酒渔樵社。——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五、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六、真游洞穴沧波下。——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七、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八、解佩投簪,求田问舍。——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九、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十、还与去年人,***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十一、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十二、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十三、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十四、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十五、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十六、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十七、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十八、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十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二十、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二十一、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二十二、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二十三、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苏轼《和董传留别》
二十四、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二十五、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二十六、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二十七、门外东风雪洒裾。——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二十八、涪江与中泠,***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二十九、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三十、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三十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三十二、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三十三、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三十四、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三十五、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三十六、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三十七、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三十八、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三十九、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四十、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苏轼《念奴娇·中秋》
四十一、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四十二、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四十三、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四十四、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四十五、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四十六、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四十七、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四十八、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四十九、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五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苏轼在写景的诗词上有什么特点“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深,他对待世事的旷达潇洒更为后人所景仰。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又以山水作品居多。他在写景的诗词上,普遍透露出以下这几个特点:
1、豪放美。
如“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虞美人》)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作者从远处着墨,境界阔大,这是目光短浅者所不能言,更无从想象的。这种高远阔大的境界非登高而不能察,非胸襟宽广者不能有。
2、细腻美。
苏轼的写景词多注重细腻的.描写,很是动情。例如“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定风波》)嫩叶上留下的雨水映射出太阳的光彩,和风吹送丝丝清香,沁人心脾。细腻的刻画,真挚的情感,轻叩读者的心弦,了无尘杂,陶冶性情。
3、动感美。
动静结合,以动态美勾起读者的联想,也是苏轼所擅长的。“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诉衷情》)当鲜花落尽,黄叶飘落时,一场凄沥沥的雨浇湿了作者的心。一物、一物地呈现,缓慢的动作,郁结着诗人的无限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