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中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自:《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原文: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
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赏析:
作为一篇完整的写景诗,《观沧海》具有观察外部世界的特定视角,全诗的景物描写,就是由这一特定视角展开观察、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景物的艺术结晶。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篇的开头四句,首先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具体位置,即濒临渤海的碣石山,这正是他数月前出征乌桓时途经之地。
而今大获全胜,班师归途又经此地,内心的欣喜之情自然是不难想见的。这就从感情上为全诗定出了基调。
同时,由“碣石”而及“沧海”,也隐隐呈现出诗人登山临海、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极目眺望,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浩淼大海;脚下所登,则是雄奇挺拔、巍然峙立的碣石山。
这样层次分明地绘“水”描“山”,交相辉映,也从写法上为全诗定出了基调。“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篇的中间四句,则分别上承“山”、“水”二字,进一步展开了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如果说前面的“山岛竦峙”一句,着重写山势的险峻巍峨。
那么这里的“树木”二句,则细致刻画了在起伏陡峭的山峦上成长起来的深林密草,从而使“山”显出了勃勃生机。
如果说前面的“水何澹澹”一句,着重写海面的辽阔浩瀚,那么这里的“秋风”二句,则具体描绘了随着一阵阵萧瑟的秋风而涌腾翻卷的层层波涛,从而使“海”显出了无穷的活力。
这种上承前文内容、分别展开描绘(或论述)的写法,在修辞学上被称为“交叉连理”,一般来说,它能使作品在两种思路的相互补充或对比中,更加丰富饱满起来。
本篇中运用这种写法,是由诗人登山临海、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所决定的,它使得诗篇中所描绘的景物,不囿于某个细微的局部,而呈现出广阔的格局和恢宏的气象。
这与诗人曹操的开朗胸怀和豪迈胆魄,恰是完全契合一致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篇的后面四句,从前文中“山”、“水”分写。
转而展开对“水”的全力描写。这其实不难理解。诗人既然选取了登山临海、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那么在由“山”及“水”,分层展开生动的描绘。
写出山势高峻、海水汹涌的壮美景象之后,理当更加偏向于海景,把重点落在“水”上。这既是诗篇特定的艺术视角的必然结果,也是它所袭用的乐府旧题《观沧海》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这里值得提到的是,诗人并没有泛写海涛起伏的常见景象,以致落入俗套,而是着眼于大海之“大”,通过奇丽的联想,极写其浩淼无垠的壮美景象,揭示其吐纳万象的主要特点。
天空中运行不已的“日月”,夜幕上光辉灿烂的“星汉”(即银河),是古人所能观察到的至高无上、极大无比的天象,也是与许多瑰玮谲怪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的天象。
每当黎明或傍晚,它们从东方升起,缓缓移动着,又朝西方落下。在诗人看来,“日月”和“星汉”,仿佛每天都出现于大海之中,是大海容纳了它们,又是大海涌腾出它们。
既然如此,那么大海的浩淼、辽阔、神秘、壮丽,又怎么能够用语言来形容呢?这四句中,诗人连用两个“若”(仿佛)字,语气在虚实之间,令人更增添憧憬之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篇的最后两句,属于合乐时所加的套语,每章皆有,与正文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总起来看,《观沧海》一诗,虽然通篇写景,堪称为古来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却又处处透露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具有明显的咏怀特征。
它在生动描绘出山岛深秋景象的同时,深刻地蕴含着一种开朗乐观、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寄寓着诗人比大海更加宽阔的胸怀,从而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
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主客统一的境界,不仅给人以审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情志的激发。这首诗上承《诗经》古老的四言诗体,而在句式、语汇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风格,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苍劲的格调,雄浑的气势,独到的描写,深沉的寓托,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乃是非常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