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行香子的诗句
关于行香子的诗句 1.诗名里带行香子字的诗词有哪些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唐·韦应物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唐·杜甫
《行香子 过七里濑》——宋·苏轼
《雪梅香》——宋·柳永
《南乡子·画鸭懒熏香》——宋·晏几道
《行香子·要饮香津》——元·王哲
《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宋·陆游
《南乡子·香雪碎团团》——宋·刘辰翁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唐·白居易
《行香子 三山作》——宋·辛弃疾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宋·杨万里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五秋香亭》——宋·梅尧臣
……
2.苏轼的 行香子是什么古诗
宋词,行香子是词牌名。
苏轼写了三首行香子:
行香子·秋与
宋·苏轼
昨夜霜风一先入梧桐一浑抄无处、回避衰容一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一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一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一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袭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 ·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zhidao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3.秋天的诗句——《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天与秋光》最早见于宋代的《乐府雅词拾遗》,明万历十二卷版《花草粹编》也收录此词,以上版本作者皆为无名氏。清代李文裿辑冷雪庵本《漱玉词》将作者题为李清照,其它各版本《漱玉词》俱未收录此词。
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
4.古诗行香子北宋苏轼的诗意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初中古诗,宋词三百首,春天,乡村,写景,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来回漫步着。
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
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 开头两句,先从整个村庄着笔。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形象。它使人联想起孟浩然笔下的那个“绿树村边合”的农庄,平凡而优美。
“倚东风,豪兴徜徉。”接下来的两句是说,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这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词人自己。“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
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体现。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这是说,小园虽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在信步徜徉的过程中,词人的目光忽然被眼前一所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不知不觉停住了脚步。这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一幅春满小园的图画,显出绚丽多采而又充满生机。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
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
“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
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
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因此创作了此词。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
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
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
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词的下片(下阙)“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
这几句颇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
5.如梦令2,行香子2首的诗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行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前的作品。作者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为喻,表现自己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深情怀念。此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写离情别绪而不直陈,通过“七夕”牛女相会的神话故事婉转曲达。写牛郎织的传说,寄托自己怀念丈夫的缱绻愁情,含蓄而有韵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所作,当写于赵明诚病故后之某一年“近重阳”的时节 ,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对亡夫的缅怀及自己孤凄的心境。用了多叠字。乐景写哀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
6.苏轼诗词《行香子》赏析
词中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
起笔写景,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尊,独自一人,仰望夜空,遐想无穷。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时浮想翩翩,抒写了狂放的浪漫主义激情。苏轼正为政治纷争所困扰,心情苦闷,因而他这时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
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此词描述了抒情环境之后便进入玄学思辩了。作者这首词里把“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
作者为说明人生的虚无,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象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暂寄梦中身”即表述庄子之意。苏轼才华横溢,这首词上片结句里令人惊佩地集中使用三个表示人生虚无的词语,构成博喻,而且都有出处。
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材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苏轼元祐时虽受朝廷恩遇,而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加以群小攻击,故有是感。他心情苦闷之时,寻求着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他解脱的办法是追求现实享乐,待有机会则乞身退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陶陶”,欢乐的样子。《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其乐只且!”只有经常“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最好的解脱方法莫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苏轼又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很难逆料。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东坡将此概括为:“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
这首《行香子》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苏轼从青年时代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隐的愿望。其实他并不厌弃人生,他的退隐是有条件的,须得象古代范蠡、张良、谢安等杰出人物那样,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因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就要根据政治条件而定了。
此词虽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闷、消极情绪,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主题,基调却是开朗明快的。
7.秋天的诗句——《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恓恓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行香子·天与秋光》最早见于宋代的《乐府雅词拾遗》,明万历十二卷版《花草粹编》也收录此词,以上版本作者皆为无名氏。
清代李文裿辑冷雪庵本《漱玉词》将作者题为李清照,其它各版本《漱玉词》俱未收录此词。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
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