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英语俳句的欣赏(1)

英语俳句的欣赏(1)

本诗的主要意象为“古池”、“青蛙”和“一声响”。“一声响”为该诗的诗眼。诗人通过“一声响”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和自在。该诗无意于反映社会生活,也不涉及政治和历史。它只呈现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出一种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

松尾芭蕉之后的日本俳句普遍具有类似的诗歌追求。这种追求,在佛教文化中就是禅。

我们知道,佛教最早是由印度进入中国,而后传到日本的。也因此,早在日本人了解禅之前,中国不仅出现了禅宗,而且已经出现了以诗表现禅意的诗人。这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鸠摩罗什、寒山、柳宗元、王维等。其中,我认为,王维写的最多,影响也最大。

下面这首诗来自王维,题目是《鸟鸣涧》:

在这首诗里,王维以“月出惊山鸟”凸显了夜晚的过于宁静,以至于“月亮的出现把鸟都惊吓到了”;而“时鸣春涧中”不仅对仗了“夜静春山空”,更是以鸟鸣凸显着万籁俱寂的自然状态。

该诗的表现手法与松尾芭蕉的诗可谓是如出一辙:以有声写无声!

如果说松尾芭蕉只写了一首最具禅意的诗,那么唐朝的王维,几乎是信手拈来就能写出一首禅意浓浓的绝句。不信?你再看下面这首,该诗名为《鹿柴》:

此诗依然采用景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意象为“空山”、“人语”、“森林”、“青苔”,凸显了环境之幽静和惬意。该诗与松尾芭蕉的代表作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下面这首诗同样也是来自王维,名字叫《山居秋暝》:

比较而言,王维这首诗作水平更高,不仅禅意十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而且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生动甜美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不像松尾芭蕉的诗,只停留于写景,与现实生活隔开很远的距离。

这一节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在纳闷:禅意是什么?

这个嘛,还真不好回答。实际上禅是一种非语言可以描述的精神状态,非要用语言描述的话,只能说它接近于(而不完全是)幽静、闲寂,甚至是一种自我意识暂时隐匿的独特心理境界。

为了说明什么是禅意,我下面引用一下寒山的诗,全诗如下:

诗的意思是:我的心像秋天的月亮一样,明亮而皎洁,但我只能说秋月像我的心境,实际上它也不完全能代表我的心境。如果你问我,我的心境到底怎么样?我只能这样告诉你,除了像秋月,我还真的找不出比喻了。

以上讲了日本俳句和中国禅诗中的禅。当俳句进入英语,英语诗人不禁为俳句所特有的奇特内容(即禅意)所吸引,他们也纷纷开始模仿,但实在说,他们的模仿基本是失败的,即便形式上已经按照俳句的要求做到了三行,其中有一行涉及到季节,总的来看,他们只是模仿了形式,而没有把握对禅意的表达,其内容依然是西方式的。

以埃滋拉·庞德为例,他那首世界著名的《在地铁车站》尽管受到了日本俳句的深刻影响,形式甚至做到了只有两行,但在内容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评论家说过那是一首禅诗;因为,本质上,它与禅毫无关系。

《在地铁车站》这首诗英语是这样的:

译文如下:

据说,庞德用了很长时间才写出上面这两行诗。但是,我们发现,这两行诗没有提到季节,也没有表现幽静,一点禅味也没有,只有现实而让人有些压抑的生活。

根据文学评论家的研究,“几张脸”指的是女人,“黑枝条”指地铁站出口的人流,“花瓣”依然指女人。整首诗的意思是:某个黄昏,在地铁站出口,庞德在下班的人群中看到几张苍白而疲惫的面容。诗的主题意在表现西方社会缺少希望,缺少勃勃生机。

当然,英语俳句中也有些写得相当不错,表现了特定的禅境。如美国俳句诗人海克特的诗作:

译文:

再如:

译文:

加拿大著名俳句诗人艾瑞克·阿曼也明显掌握了禅的表达方式,这一点从下面两首诗就可以看出来:

译文:

再如:

译文: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英语俳句并不表现禅意,只是运用了俳句的语言特点,表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发现或感悟。因此,在理解英语俳句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揣摩它的禅意,而应该把它作为一般诗歌来读,只要感觉它挺美,挺新颖就打住,不要再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