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全诗评知名诗人汪贵沿《夜色初上》组诗其四
大贺文艺评论
百家号07-26 15:11
穿着“袈裟”的“道士”
——浅评汪贵沿《夜色初上》组诗其四
文/胡金全
陆游有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此我杜撰一句,“诗歌本天成,应感偶得之”(古文学家陆机称灵感为“应感”)。 读完汪贵沿先生《夜色初上》组诗,显而易见此诗的诞生源自于感动诗人的意境——夜色初上的江南。诗歌的意境是否感动诗人,不是说感动就感动了,我们要看诗歌中有美的诗句没有?美的诗句才能创造出美的意境。充满意境的好诗,让人读后,会强烈地触动心灵。
《夜色初上》组诗五首,让我感受到了诗人文思如泉涌般一鼓作气完成的过程。如果说其四是高潮,那其一、其二、其三就是情绪准备:如果说其四是心扉盛大开幕,那其一、其二、其三就是诗人庄重进行被意境感动的仪式。
“把江南当袈裟穿在身上在运河,一坐便是千年”的诗句的制造,不禁问:
没有大情怀,怎么穿得了这样的袈裟?
没有虚静心,怎么能一坐成千年?
老庄的“虚静说”认为:“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一件巨大“袈裟”便带读者进入了大美的禅境,我仿佛看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创作的态度(见注释1)、看到了诗人的“虚静心”——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八面阁楼,檐角悬铃
十里传闻金铎响
半天飞下玉龙来
南禅寺如一盏明灯
诗中“八面”、“十里”、“半天”栩栩如生的刻划了“如一盏明灯”的“南禅寺”, “悬铃”、“金铎”、“玉龙”烘托出这盏“灯”是多么的明亮呀!无怪乎,“开悟人世间的迷茫与沧桑/尘世烟云,望断古今”。
我不愿意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我更不愿意写没有让我感动的诗评。《夜色初上》其四是组诗中的经典,一首大美的意境并让读者有强烈触动的好诗!这源于诗人创作心态,更离不开其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是任何文学艺术的第一要素,诗人必须有非常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创作好的诗句与创造让人感动的美。诗人以穿着“袈裟”(释),似乎“做和尚”了,而他在江南的运河“坐”观“千年”与古今(儒),修的是“虚静”(道)(注释2)。这不成了得道的“道士”了吗?呵呵!
备注:
此浅评并非我刻意去把汪贵沿先生往“高深”处“拿”(在今年5月份,我是专门研究学习过“虚静”理论的——有下图为证)。这的确是一首有古风禅韵的现代诗佳作!
上图虚静:胡金全创作于2018年5月
注释1:老庄的虚静思想,最早只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的哲学思想,还没有应用到艺术领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虚静”说被引入了审美的视野,进而渗透到艺术创作实践中,这时“虚静”不仅仅成为创作之前所要必备的心理状态,而且在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渗透着“虚静”的思想。
注释2:因静而虚、因虚而静,只有“虚”掉一切,方可“与物俱化”,只有“虚”掉一切,才能体悟到“道”与“我”“同在”。
诗评人胡金全简介:
笔名(左龙右虎)博导。诗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管理咨询培训专家。文化部工美委专家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高级艺术顾问、仲晋明文化艺术推广平台顾问;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美中文化艺术中心名誉主席、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香港香江资讯网顾问、海外暨港澳台中国书法家协会执委、香港国际城市文学会顾问等。
附:汪贵沿《夜色初上》组诗
一
是谁点亮了万千灯火
让阑珊之美,蒙蔽了黑夜背后的迷茫
所有的镜头都忙绿着丰收
白墙灰瓦,雕窗的红灯笼
一如既往
唯有乌篷船
来来往往接送着古运河的喜悦与沧桑
十五个春秋日月
每一次路过,都有不同的感慨
今夜,有谁打湿了背影
二
南长街很长
从南下塘过阳春巷到大窑路
一直长到明清
只有小桥流水人家
不见古道西风瘦马
清名桥如一把巨大的弓
运河是弦
船是满弓的箭
从江南这个水弄堂
不知射出了多少天之骄子
三
听说大公桥来自于民国
来自于丝厂一名女工
摆渡不慎落水身亡
于是,这个资本家造了一座桥
方便了所有人,更方便了一个时代
从此,运河之上多了一道风景
四
把江南当袈裟穿在身上
在运河,一坐便是千年
八面阁楼,檐角悬铃
十里传闻金铎响
半天飞下玉龙来
南禅寺如一盏明灯
开悟人世间的迷茫与沧桑
尘世烟云,望断古今
五
站在运河的渡口
请让我想象,那些大富人家的后花园
有没有下人进出的小船
藏有私奔的女子
带着一把油纸伞
去约会落榜的书生少年
转石山,过柴门
然后被家丁举着火把
沿河东河西追赶
这个时候,我一定会出手相助
让他们知道爱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2017.06.27古运河
汪贵沿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