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北”!
“应为江南”!
我和亮兄执拗互不相让。
导游莞尔一笑:“错,错。因长江自芜湖至南京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这采石矶当是江东之地”。说着又吟出宋人李清照《夏日绝句》诗来佐证:“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冠长江三大名矶(另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之首的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昔当涂县境)处。初夏一日去南京,慕名登临这座奇秀文蕴的风景胜地。谁知刚一落脚,便因方位龃龉。
最早认识采石矶缘于李白的诗《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牛渚矶是采石矶的故称。因其状如蜗牛,古传“金牛出渚”,得其名。又传三国赤乌二年(239年),在牛渚矶初建广济寺时,僧人掘井得到一块璀灿夺目的五色石,惊喜万状,视若珍宝,遂命工匠琢成石香炉,供奉寺内,作为镇寺之宝,便有了“采石矶”称谓。
采石矶地势险峻,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儒在至牛渚亿魏少英》诗中,就誉采石矶如“悬石”、“危岛”,“枫林暖如画”,“江岸净如扫”。自古以来,历代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多达20余次。其中东汉孙策据牛渚而定江东;隋韩擒虎采石渡江平南陵;郑成功陈兵采石攻南京;明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尤其是宋金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采石大战,南宋虞允文在此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大败金军,赢得了史上著名的“采石大捷”。
不过最让我痴心的是李白与采石矶的渊源。史载李白先后来采石矶七次。留下了《横江词》、《牛渚矶》、《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数十首诗篇。上述《牛渚矶》应是李白的晚年之作。
在下从小就学李白的诗,陶然了浪漫主义的情怀。尤其是那首朗朗上口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曾引发过我无数想象:诗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从那里来?为何要到那里去?这诸多情思随着时光流逝,学识累积,终指一地当涂采石矶。
唐肃宗干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当取道四川赶赴贬谪地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当涂投亲,信书诗篇《早发白帝城》。
其时,他的族叔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阳冰将他安顿在采石矶,结草为堂,伴诗酒度日。后来李阳冰“挂冠”,李白病终,留下了《草堂集》和诸多传说。
青翠的林木荫蔽着幽径房舍,滚滚长江拍打着绝壁斓石,我驻足在太白楼前悠思,这座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的“谪仙楼”,已走过1100多个春秋。跻身于江南著名“三楼一阁(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的“她”,是人?是诗?还是风物?帝王将相一个个走了,不事权贵的太白依然洒脱在采石矶上。那五彩巉岩、斑斓羽云、葱林翠芥、浩瀚江水都是青莲居士的胸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采石矶头的一块突兀岩石上,人们说当年李白在此作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可时至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演绎出一则故事:李白晚年驻足采石矶,常贮矶饮酒赏月,一次酒醉,看到江水漂浮不定、若隐若现的月影,以为月落,便跳江捉之,然后骑鲸上天。
美好的传说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太白本来就是天上的星宿。时下,我站在“捉月台”上,联想当年的李白,可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疑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时光悠悠,长江长流。我坚信:李白的精神和美好传说永续,但我不知道今后还会演绎出多少韶秀的采石矶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