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讽刺舍本逐末的诗句

讽刺舍本逐末的诗句

讽刺舍本逐末的诗句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出处:《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1.诗句背景:

这句诗出自《生年不满百》。在唐代,诗歌一直被视为表达思想和评论社会的重要媒介之一。《生年不满百》是一组谴责时弊的讽刺诗,其中一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成为了流传最广的一句。

2.面对现实困境:

这句诗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与愤慨。昼短暗示着人们必须努力工作维持生计,而夜长则展示了人们过度沉溺于消遣娱乐的现象。这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3.舍本逐末的思考:

诗句中的“秉烛游”意味着追求享乐和短暂的快乐。然而,这种追求却舍弃了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作者以讽刺的方式呼吁人们应该从内心去寻找真正有意义的事物,而不是盲目迎合社会流俗与消费观念。

4.反思个人价值观:

这句诗也在暗示人们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正如昼夜的交替一样,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应该抛弃浮躁的欲望,重新审视生活,明确自己真正追求的目标与价值。

5.生活的真谛: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句诗给人们一个警示:不要轻易浪费时间与机会,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并将其用于追求更高尚的人生目标。通过秉烛游的意象,诗句传达了对于探索内心、寻找真善美的力量的呼唤。

总结:

讽刺舍本逐末的诗句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句讽刺诗揭示了舍本逐末、忽视真正价值的社会现象。它呼唤人们重新审视生活,寻找内心的指引,并以珍惜时光和追求真谛为出发点,塑造更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