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荷花)被视为君子之花,源于宋代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释义: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这里对莲花品性的独到评述及称其为“花之君子者”,千百年来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一下子把荷花的一般意义上的世俗之美提升到精神畛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释义: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荷花被赋予君子的品格,高洁自守,独立不俗,从此腾博众口,深入人心。
扩展资料: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描写莲的诗句。如《诗经·陈风·泽陂》咏道:“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释义: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蒲即蒲草,荷即莲花,诗中以蒲喻男,以荷喻女。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咏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释义: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扶苏,指枝叶茂盛的大树,荷华即荷花。子都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狂且指疯狂愚蠢之人。
诗中以扶苏喻男,以莲花喻女,起兴和比喻手法与前诗一样。而屈原则开启了以荷言志的先河。《离骚》中的“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释义: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已将荷花比作君子。
光明网——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文化旅游>>文化>>莲花:一花多名 一花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