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典园林,向来讲究含蓄蕴藉,切忌一览无余。一道粉墙,隔出庭院深深的风致;几扇小窗,蕴含春花秋月的绰约;借来野山好水,营造林泉幽栖的意趣;框出一幅小景,埋下诗情画意的伏笔。如此,就从“借景”开始,
解锁苏州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
“借”之一字,十分巧妙,指将园外景色组合到+园内来,使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望去浑然一体,若是自身本就拥有的,便也称不上借。
世上之物,有借有还,唯有借来的景是不需还的。
明代造园家计成说:“因借无由,触情俱是。”意思是借景没有什么定式,动人情思者,尽可借取。
邻园一枝红杏,隔墙分映春色;青山连绵起伏,小楼登临可望;郊野浮屠塔影,倒映池中;野水一片清阔,纳入门洞……斯可云“借”,借得斯文,借得有礼。
也有借得野蛮的,好比昔日苏州徐园,可将南园胜景尽收目底,童寯先生谓其“斯非云借,真可谓劫景矣”。这“劫景”二字,与中国古典园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气质形成强烈的反差。想必那徐园地势高,而南园处于低处,如此方可“一望无余”。
园林借景有法,除去这俯借,又有仰借,此外,还有近借,与之相对的是远借。
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的沧浪亭,以一道复廊分隔园子内外,园内木石古亭,园外葑溪萦回,称得上是苏州园林近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