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诗句如懿传

诗句如懿传

剧中前三集是一个铺垫,如懿和弘历算青梅竹马,两个人少时相识,因一出《墙头马上》有了别样的情意,如懿常常念那句白居易的诗句“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当成一种情人间小秘密。

但他们之间隔着很多东西,比如,上一辈的恩怨,青樱(如懿改名之前)的姑母乌拉那拉氏跟钮祜禄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甄嬛)水火不容,在后宫斗了一辈子;雍正在世时,也阻止了弘历选青樱为嫡福晋的事,果不是后来弘历尽力争取,可能就没有后来以侧福晋身份嫁入潜邸的情节了。

如此可以看出,人在真正踏入婚姻时,并非全仰仗爱情。

说起来,《墙头马上》这出戏讲的就是青年男女有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故事,李千金和裴少俊游园偶遇,互生情愫,两人私下结成夫妻,生了子女,他们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终被裴父发现赶出。后来几经周折,才得团圆。这有点暗合如懿和弘历的经历。

我们都能看出来,弘历是喜欢如懿的。那种喜欢一开始坦荡荡的,丝毫不怕旁人的目光。

就像他递给青樱的那柄如意,想明媒正娶,想白头到老。可等到他登基后,这份宠爱就有了很多限制,礼制规矩让他“雨露均沾”不能专宠一人;甄嬛几句话也能让他故作冷落姿态。爱不能光明正大,倒成了某种负累。

那么一个女人面对这样的处境,应该如何面对?

如懿的选择是知礼、退让,以至于处处受害,哪怕是弘历想要保护都保护不了。

在弘历不知道的情况下,甄嬛给了青樱一道生死题,要么她死,要么她姑母死,必须二选一。

其实抛开后宫争斗上的成分,弘历如果知道甄嬛和如懿之间的纠葛,他面临的就是那个老梗——假如妻子和母亲同时掉入河里,你先救谁?

如懿为了不让他陷入这样的境地,时时处处为他考虑,哪怕甄嬛当众为难,让她一直端着烫手的汤碗。

而这也不过是两个人婚姻问题的一小部分,另一个问题在于“天下又有哪个女子真心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夫君呢?”

后宫争宠的原因错综复杂,根本不是一个“爱”字就能解释的。

金玉妍的挑唆和毒手来自于北国孤女势单力薄的处境;

高贵妃得到的诸多宠爱和忌惮,因之其父亲在前朝的功绩;

皇后的中庸与端庄令她失去了太多思考的能力,她哪怕不求皇上宠爱,也需要拼力保住自己的凤位;

而其他人更是不知多少机巧心思,如懿不是不懂这些,但不愿意有害人和争夺之心。

她在乌拉那拉氏跟前长大,宫中厉害关系怎么可能不知一二。

许多细节里,如懿都展现出对后宫生存之道的了然,她提点李玉不要在不能容人的上司前面露乖,也告诫阿箬不能在宫里心直口快;

更在救助莲心这件事上展现出些许手腕。

但因为想着她和弘历之间那句“你放心”的约定,她从不会跟其他人争宠。而是一心一意替弘历着想。

她知道皇帝的生母是李氏金桂,出身低微,死后也无名无份,这是对方的心病。如懿明知道皇帝可能一时想不明白、不高兴,还是借着自己生辰那天讲出了“追封对方为太嫔”的想法。

结果就是,原本欢喜的皇帝立刻黑下脸,扔下如懿,宿在了海常在房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延禧宫如同冷宫,没有圣宠,不受眷顾,连内务府的下人们也敢欺负她们。

等到皇帝想通了,又重新念起如懿的好,知道她是为自己考虑。

她不争是光明磊落,但不代表就事事平安。

比如,玫贵人用伤脸陷害她时,如果不是海兰有大血藤香囊作证,如懿难保不会遭到旁人猜忌。

而且,她和弘历的这种关系真的牢靠吗?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情和婚姻,居然不是平等的。

如懿的付出弘历看在眼里,但他给不了全心全意的回馈。

而弘历能给予的爱,是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

就像如懿说过的,

皇上的心就那么大,一大半给了前朝和百姓,一小半留给后宫;这一小半里,又有一多半给了太后和子嗣,剩下才是嫔妃;这嫔妃里的一部分才是属于她的。

她看得清楚、明白,却又不得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