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孤雁张炎
解连环·孤雁[宋代]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唿,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宋词精选,咏物,写鸟,婉约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痛心突然被惊散后,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眼前草枯沙净,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情意的一点。还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
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声声唿唤,只怕在边塞突然相见。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赏析
《解连环·孤雁》是宋亡后之作,是一篇着名的咏物词。它构思巧妙,体物较为细腻。在写其外相的同时,又寄寓了深微的含意。这首词可以透视出张炎词深厚的艺术功力。作者揉咏雁、怀人、自怜而为一,抒发了他的家国之痛,漂泊之苦,凄婉动人。词咏孤雁,实则借孤雁寄托作者宋亡后的伤感,也反映了宋遗民普遍生活体验及感触,具有典型意义。
上阕前三句写孤雁失群;接着写失群后的孤独。“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以困顿惆怅的情怀起笔,伴孤雁一起飞来。起句境界暗淡、空旷、寂寥、肃杀。楚江,指湖南地方。衡阳有回雁峰,又雁多经潇湘。潇湘、衡阳皆楚地。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
解连环楚江空晚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解连环孤雁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张炎,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
下临无地手扪天。上云烟。俯山川。栖止危巢,不隔道林禅。坐处清高风雨隔,全万境,一壶悬。我来直欲挟飞仙。海为田。是何年。如此江声,啸咏白鸥前。老树无根云懵懂,凭寄语、米家船。——宋代·张炎《江城子·下临无地手扪天》
江城子·下临无地手扪天
下临无地手扪天。上云烟。俯山川。栖止危巢,不隔道林禅。坐处清高风雨隔,全万境,一壶悬。我来直欲挟飞仙。海为田。是何年。如此江声,啸咏白鸥前。老树无根云懵懂,凭寄语、米家船。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后,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宋代·张炎《甘州/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
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后,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客云天地蜉蝣。记千里舳舻旗帜浮。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宋代·刘将孙《沁园春·壬戌之秋》
沁园春·壬戌之秋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客云天地蜉蝣。记千里舳舻旗帜浮。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解连环孤雁张炎朗诵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南宋姜夔一派词人,大多工于咏物。咏物诗词,或模写物态,以克肖为能,或绾合人事,以情韵为胜;高者则义存比兴,别有寄托。张炎这首《解连环》,专咏孤雁,不但工于描摹,长于用事,而且兼寓家国身世之感。因此历来传诵,张炎至被称为“张孤雁”。张炎还以《南浦》一词咏春水闻名,又被称为“张春水”。
先看其描摹物态。张炎《词源·咏物》篇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这首词的上片,以“楚江”的寥廓江天为背景,描摹孤雁离群惊散后顾影徘徊、栖止不定的心态,十分传神。“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八字,更以风霜之余的秋景渲染其环境气氛,有人认为“虽丹青难画”。而且江天萧瑟,四顾苍茫,更令人感到断鸿零雁的凄凉冷落。“写不成书”二句,进一步描绘“孤”字。成群的雁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单飞的孤雁自然排不成字,但只见遥空“一点”。张炎在这“一点”之中注入了“寄得相思”的深厚情意,与“残毡拥雪,故人心眼”紧相连结,托物传情,密切关合人事,这样就倍见精彩。这二句咏物而能不滞于物,才情巧思,皆不落恒蹊,确属名句。张炎之被称为“张孤雁”,就是由这二句传开的。
此词下片“想伴侣”数句,则与开头的“离群惊散”遥相呼应,转写孤雁复归的心愿。它寄希望于来春群雁北飞时,与昔日的旧侣于玉关相逢重见。写孤雁拳拳以复归为念,这就从上片的摹写物态进而传达心态,合乎鸿雁为群体动物之本性。写失群孤雁而以昔日伴侣为映衬,则益显其孤。它的复归愿望自属渺茫,要是不幸而落空,那就更为孤苦了。最后以“双燕归来,画帘半卷”为结,也是以双燕反衬孤雁。在结构上,张炎主张咏物词“要须收纵联密”。此词以孤雁离群始,以切念归群终,亦正符合张炎“收纵联密”的原则。
再看其用事。张炎认为“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这首词的用事,都是有关雁的故实。“顾影欲下寒塘”、“暮雨相呼”二句,将唐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于上下片分散使用,都恰到好处。“写不成书”数句,用苏武以雁传书故事,又切合南宋沦亡后元蒙统治的时代现实,并非泛说。“长门夜悄,锦筝弹怨”,上句用杜牧《咏雁》诗:“长门灯暗数声来”,下句用钱起《孤雁》诗:“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皆以唐诗入词,融化无痕,字面典雅。
最后再看此词寓意。这首《解连环》是张炎托辞孤雁以寓身世之感。刘永济《微睇室说词》认为,此词“从托辞言,写孤雁之处,有非画笔所能传者,从寓身世言,则又有非言语所能尽者,孤雁与身世两方面写来俱极工,能尽离合之致”。但除了孤雁有作者自喻的成分,词中涉及残毡拥雪之故人与犹宿芦花之伴侣,究竟为谁,是不能也不应一一为之坐实的。至于这首词中所写孤雁,它与雁群身离而心不离,拳拳以复归为念,这种心态,则又不妨看作是张炎托辞以达,借物以明志了。
钱唐张叔夏,尝赋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张炎词:“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沈昆词:“奈一绳雁影斜飞,点点又成心字。”周星誉词:“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三词咏雁字,各具巧思,皆不落恒蹊。
张炎月下笛
月下笛·万里孤云原文: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下笛·万里孤云翻译及注释
翻译万里长空飘着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著渐飘渐远,故人呵到何处将你寻见?在寒窗里入梦酣然,旧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能记忆。连昌宫的杨柳大概已所剩无几,最叫我难过的是,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梦回惊醒,无端地到忧伤凄寂,面对着烛影摇曳,拥被孤眠谁与我倾心话语?丰姿清雅的张绪为何迟迟不归去?断桥边鸥鹭相盟的伴侣,半已零落却仍然眷恋依依。我疲倦地颠簸于天涯羁旅,此时的心事实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临安故地,又重洒愁苦的泪滴,试问杭州故居的旧时人家,而今是否依旧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单薄,正当天寒日暮之际,还在梅花树旁斜倚。
注释1.月下笛:周邦彦创调。2.孤游:独自一人,孤单。3.万竹山: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山中白云词》江昱注引《赤城志》:「万竹山在《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隘。岭丛薄敷秀,平旷幽窈,自成一村。」4.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5.黍离:离黍,亡国之悲。《诗经·黍离》篇,写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宫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6.甬东:今浙江定海县。7.连昌:唐宫名,高宗所置,在河南宜阳县西,多植柳,元稹有《连昌宫词》。8.约略:大约。9.凄悄:伤感寂寞。10.张绪:南齐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酒,少有文才,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此处作者自比。11.西州泪:指晋羊昙感旧兴悲哭悼舅谢安事。12.杜曲:唐时杜氏世居于此,故名。这里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13.恐翠袖: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借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月下笛·万里孤云创作背景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宋亡后,张炎身怀家国之恨流寓在甬东一带。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流寓甬东。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
月下笛·万里孤云赏析
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万里孤云」。「孤云」,是词人的化身。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清游渐远,故人何处。」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故人何处?」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而最难堪的是,还听着萧萧的夜雨。萧萧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灯光摇曳中,谁能和自己***话?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但是此时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归何暮!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勾起作者无端心事。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像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诗词作品:月下笛·万里孤云诗词作者:宋代张炎诗词归类:写景、伤怀、落寞、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