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B、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分析试题:本题诗句中的蜡烛、火柴和尸骨的燃烧和闪耀都是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因而B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与题干无关,因而应排除。
考点
考查对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理解。
点评
本题结合名人诗句入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诗句生动形象,能够引导学生在感受优美文字的同时,理解教材相关知识点,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思想品德的多重教育目标。
扩展资料:
无私奉献的人物和事迹:
1、借书来读的欧阳修
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极其贫穷,母亲供不起欧阳修识字读书。欧阳修买不起书,就经常到李家去借。为了能借到书,他陪李家的小朋友一齐裁衣、玩耍。每当借到一本新书,他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
碰到好文章,连抄带背。就是靠这股精神,欧阳修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代名家。
2、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仅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