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苏牧的诗句

苏牧的诗句

"奸臣陷害中良,昏君听信"的诗词比喻:奸佞妄言乱圣听,?君庸臣溃妖孽行。?忠臣良将徒无奈,?待到霹雳震九重。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身在一个酷爱秦腔的西北,,有一对喜爱秦腔的父母,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的我也喜欢上了秦腔。记得9岁那年算是我第一次严格意义上了解秦腔。六月的农忙结束,忙碌了完的父母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父亲用他的VCD,放了一本马友仙的《窦娥冤》。小时候的我是一个电视迷,看着父亲开电视,颠颠的跑去看。记得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听不明白他们唱的是什么,只有看情节。看着看着,完全跟着剧情,深深的入迷了。看着窦娥的冤屈,跟着主人公我也哭的泪流满面。当时,父母,还有村里一起看戏的叔叔伯伯特别的诧异,觉得小小年纪的我真的能看懂秦腔吗?怎么哭的那么伤心。而我却在那一刻,深深喜欢上了秦腔。

后来只要父母看秦腔,姐姐弟弟他们总是不喜欢看,而我却特别的开心。也在看秦腔的时候,体会了更多的为人处世。

《金沙滩》让我认识了杨家将,佩服杨门一家对国家的忠烈;《三娘教子》让我了解了做母亲的不易,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二进宫》让我了解了古代幼主的不易,要想坐稳江山,必须要有忠诚可托,威望骨鲠的忠诚良将,佩服李艳妃的深明大义;《封神榜》系列,让我知道朝堂“奸佞妄言乱圣听,君庸臣溃妖孽行。忠臣良将徒无奈,待到霹雳震九重。”;《苏牧放羊》使我钦佩苏牧面对威胁利、生活艰苦的持节不屈;《秦香莲》让我见识了陈世美的自私、无情,秦香莲的坚强,更让我认识了包拯的铁面无私;《周仁回府》周仁夫妇面对生死和承诺的抉择,让我知道“言出必信言出必行”;《王宝钏》的“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岁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让我不得佩服王宝钏的坚韧、执着;《杜十娘》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身为女子的悲情,身为青楼女子的杜十娘,虽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李甲身上。然而,面对李甲背信弃义,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斩秦英》教给了我做人要有担当,自己犯的错就要自己承担......

秦腔没有京剧的流传广泛,但它却有着比京剧更为悠长的历史;秦腔没有黄梅戏的委婉动听,但却有它的高亢激昂,豪爽奔放。很多人都觉得秦腔是“吼”出来的,但它也有自己清新婉约的地方。秦腔用他特有的“吼”,吼出了悲欢离合、真假善恶,“吼”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秦腔,也是我想家的寄托。秦腔,作为家乡重要节日的保留曲目,它不仅是一场戏剧,一场活动,更是人们对文化的传承、认知。我不懂戏剧,但我喜欢听戏、喜欢看戏,因为每次,看戏都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

现代人对音乐的最求远超于对戏剧的传承,不是说音乐不好,而是我们缺少了对我们文化的传承。音乐唱出了人的心声,戏剧更唱出了人性的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