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陶渊明写菊的诗句著名

陶渊明写菊的诗句著名

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的《和郭主簿》第二首全诗是: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瞩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整首诗重点是因作者目睹肃杀秋景中的奇峰、芳菊与青松,感发兴起对坚贞不移的德操的赞颂。

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慨叹后,“悲秋”便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主题,不得志的文人作诗言秋必悲,很少有人能落在窠臼外。陶渊明此诗却另辟蹊径,肃杀的秋气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觉不是哀伤,而是振奋。你看:露凝为霜,使得天地间没有一丝飘浮的水气,天空因此显得更高远,景色因此变得更清晰。这秋气不仅荡涤了大自然中的阴霾,而且使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境豁然开朗。他注意到了秋色的动人之处:草木凋落,山形变瘦,然而顶峰更高耸挺拔,令诗人“高山仰止”,叹为奇绝;在黯然失色的林中,诗人远远望见耀人眼目的色斑,便欣喜地猜到那是蓬勃怒放的菊花;而在突兀的山岩上,诗人又看到了排列整齐的青松傲然挺立。这些景物从整幅秋色的背景中浮现突出,固然得力于空气的清澄,使诗人的目力倍加,视物更为清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诗人的情感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作此诗时,陶渊明尚未结束仕宦生活。为了实现早年的济世理想与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他几次出外谋事。但官场的污浊与诈伪风气,又与他向往自然、真淳的天性相违拗,使他深感身心受拘束,有如“落尘网”、“在樊笼”(《归园田居》其一),于是他又几次弃官回乡。有了这一番出仕经历,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对陶渊明自然更增加了吸引力,但看第一首诗中对于闲居之乐的愉快描述即可知。何况,在复归自然中,又包含着诗人对于坚持节操、绝不同流合污这一美好品德的追求。正因如此,他才对卓尔不群的陵岭、松菊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并见景生情,借物咏志,在赞赏具有“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松菊之中,寄托了自己对特立独行的仰慕之情。而“衔觞念幽人”,所怀之人未必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千载以来具有象松菊与陵岑那样孤高自傲、情节自厉品格的高士。陶渊明渴望遵行这些高士的处世准则,毅然脱离浊世。而此志未获实现,他心情郁闷,自悔只是虚度了大好时光。最后两句诗恰好表现了仕宦往复时期陶渊明的思想矛盾。

邱嘉穗对此诗曾作过比较准确的评说:“远瞻陵岑之奇绝,近怀松菊之贞秀,皆与陶公触目会心,实借以自寓其不臣于宋之高节,所谓赋而此也。”(《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当然,邱嘉穗将陶渊明的高节狭隘地理解为“不臣于宋”是错误的,因为从“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所写的情况看,此诗当作于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归田前,其时距刘裕代晋(420)尚远。值得注意的是,邱嘉穗认为,陶渊明此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采取了一种“赋而比”的表现手法。所谓“赋而比”,就是说,陶渊明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可以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但它们却又同时象征着、代表着诗人某种高尚的品德。这一概括对于分析陶诗很有启发性。

陶渊明诗中经常写到的具有现实与象征这双重意义的景物就是松与菊。以《饮酒》二十首中句为例。其四:“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而《归去来兮辞》写到归来所见,则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景;归来所为,则有“抚孤松而盘桓”之举。可见,陶渊明对松、菊确有偏爱,且于家中东园栽种了松、菊。陶渊明对松菊的特殊爱好,以致植于园中、终日相对的原因,就是《和郭主薄》其二中所说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即在松菊的形象上,寄寓了诗人自己超卓的德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