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
大散关亦称散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20余公里的秦岭北麓,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川陕咽喉"。昔日的大散关是“重门临巨墩,连栋起崇隈”的雄师关隘。它横锁陈仓古道,真是“路尽蜀山险,气增秦地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现在散关,有关城等遗址存在,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皆由此经过,天堑变为通途。山岩上所留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字尚见。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特别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金兀术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弟兄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的山岩上留有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个大字。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今有古散关城故址、瀑布山、宝成铁路秦岭北坡8字型盘山道等景胜,雄伟壮观。
大散关,为关中最西的一座重要关口,也是关中河川文化与秦巴文化、陇西文化的物质分野性标志。同时,军事化的命名也强调着大散关地理区划意义之外的另一种含义。北宋时岳家军在此与金兀术的兵勇刀戈相向。而南宋的陆游让散关一举成名,用"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把边关风雪的豪迈给予了意象化的表达。从此大散关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最具男性气概的载体,也是千百年来无数英雄的终极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