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的诗句如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7、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唐、白居易《九日登巴陵望洞庭》。
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恒景斗瘟疫。据传恒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功,一日费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此日为民除害。
恒景听从费长房的指点,在重阳节这一天,带领村童杀滢牛祭瘟神,并将带瘟气的茱萸插在屋上的篱笆上,或在门上插茱萸,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重阳节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逐渐在民间形成。另一种说法是源于《易经》,根据该书,九为阳数,两阳相重为“重阳”,因此选择农历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