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关于“韬光养晦”的例子,其中一个就是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 刘备时运不济,依附曹操。《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载:“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两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两人乃不复言。” 一日,曹操摆下酒筵来试探刘备的野心,问刘备天下有哪些英雄,刘备佯装列举了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人名,只不提自己。《三国演义》载:“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操遂不疑玄德。 这个故事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人对“韬光养晦”的传统意识。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韬光养晦”的关键,就是忍受屈辱、掩饰实力、等待时机,其目标是打败敌人,有所作为。刘备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终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