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太原是对太原的美称。北宋时期,许多士大夫出身的名臣都曾经职守太原。不仅给太原留下了许多诗词美文,而且在太原修建了许多市井名迹。
基本信息
事迹
修建了许多市井名迹
功绩
治理了汾河水患
环境
古柏苍槐,树木林立,
古城风韵
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
锦绣龙城
陈尧佐任太原知府后,彻底治理了汾河水患,兴建了著名的“柳堤”,“柳溪夜月”成为文人百姓泛舟赏月的最佳去处。东山上古柏苍槐,树木林立,有“锦绣岭”之誉,陈尧佐在东山脚下建起芳林寺,又在晋祠翻修了圣母殿,使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宋仁宗时词人沈唐赞道:“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涿州出发,用了10天的行程来到太原。在他的眼中,太原城恢宏壮丽,工商业兴盛,是制造兵器供给元朝军队的重要基地。这里还种植着很多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产量丰富而有名气,也种养蚕桑,出产的丝品也很多。自太原城能通往州中全境,他骑着毛驴向西走了7天,经过不少城镇和村庄,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了解到有一些大商人从这里起身,前往印度等地经商牟利。 明初扩建后的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城高三丈五尺,池深三丈,全城都用大砖砌就,有八座宏伟高大的城门与瓮城,城墙之上有十六座伟岸的大城楼,城之四隅有四座高大的城角楼,沿城有九十座小楼近万个垛口。新建晋王府宫城的三个门就是今天的西华门街、东华门街、南华门街,当年晋王府外城城墙,就是现在几处名为肖墙的街道,当年晋王府的红四牌楼就在今天的红市街,而杏花岭、松柏坡当年都是晋王府的花园。
当时在民间流传着“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明代著名文学家、侍郎王世贞来到太原,曾惊叹道:“太原城甚壮丽,二十五睥睨作一楼,神京所不如也。”《阳曲县志》载称:“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
古城风韵
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侧包砖,***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原的两座南门,大南门的地名至今仍在沿用,而迎泽二字,更是成为太原城建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迎泽大街、迎泽大桥、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等,甚至还有迎泽啤酒、迎泽肥皂。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