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起苏东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宋朝的一位大诗人、词人,同时也是一位儒家学者。他20多岁就中了科举,不停的在好几个地方做官。后来,因为有人向皇帝进苏轼的谗言,苏轼就被关进了监狱,整整关了103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事情过后,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 他在黄州待了一段时间后,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
? 意思大概是这样: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苏轼在长江边上喝醉了并睡着了。酒醒之后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才想起来要回家。但家里的仆人和书童都睡着了,打着响亮的鼾声。既然开不了门,那就去外面走一走吧。长厌恨自己颠沛流离,这身子已经不是我的了。自己做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不是为了这就是为人那而奔波。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平坦的环境,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湖寄托余生,归隐。
? 其实苏轼在那天晚上不回家,不仅是在寻找大自然的生机,也是在寻找内心的声音,他的灵魂深处的声音。苏轼当时已经40多岁了,他也有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一直没有能够被采纳与重用。苏轼是中过科举的人,也当过官,但是后来却被贬谪。人生这样的大起大落,苏轼肯定遭受了沉痛的打击。所以苏轼对自己的理想、信心有些摇摆,他不想再这样过下去,感觉没什么意义,出现的问题也很大。所以她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快乐,以另一种方式活出自己的精彩,以至于有了归隐的想法。
? 但是我们都知道,苏轼后来并没有归隐,这又怎么解释呢?
? 孔子在春秋时期创造了儒家,儒家虽然非常好,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所有的人都在嘲讽他、诋毁他。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 (第一句是孔子说的,第二句是李白说的,第三句是杜甫说的,第四句是陶渊明说的)
? 这四句话有一个***同的主题,都是朝着“归隐”这个方向而说的。不过他们其中也有一些差别,前三句(孔子、李白、杜甫的)讲的是自己本来还是有一个非常好的理想的,但是做不到,就有归隐的想法,但是他们最后却都没有归隐。最后一句(陶渊明说的)根本没有什么自己的“志向”,本来就是朝着归隐这个方向而走的,根本不会去想要达成一个目标什么的。
? 陶渊明的确归隐了,但前三者并没有做到像诗中所说的那样。其实陶渊明就是典型的道家,而前三者是儒者。那么既然没有归隐,为何还要这样说呢?儒家到底要舍什么、取什么呢?
? 一个真正的儒者是可以舍弃掉一切的功名、利益,永远不会舍弃而必须取的就是内在的仁心,有了仁心,就得外推,但是肯定会遇到重重的磨难、打击。就是因为仁心,儒者无法归隐山林,他们说的话只是一时的想法,肯定不能真正的做到(那样的话就不是儒家了)。道家之所以可以归隐山林,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人心外推,也不需要做出那么大的事情来,时时刻刻要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不要胡思乱想,远离外界,无为而生。而儒家身上背负着使命,有着一定要达成的理想,所以他们一定要坚守本质的活在“乱世”当中。
? 儒家也有孤独的时候,也会有归隐的想法,但是因为使命与仁心,他们无法归隐,一直在这个尘世当中生活,朝着目标马不停蹄地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