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匹夫有责的诗句
关于匹夫有责的诗句 1.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诗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全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肉食者谋。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延伸到古诗中,就表现了诗人无论身处何种境界,始终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特别是宋代陆游的诗句)。
1、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宋·吴潜《水调歌头》
原文: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2、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宋·戴复古《念奴娇》
原文: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3、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宋·陆游《新春》
原文: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4、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宋·陆游《春夜读书感怀》
原文: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原文: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宋·陆游《凄凄行》
原文:凄凄重凄凄,恻恻复恻恻,我媿思旷傍,人谁子思侧?兴邦在人材,岩穴当物色。如何清庙器,老死山南北!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岂无一得愚,欲献惧非职。
7、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宋·陆游《江楼》
原文:急雨洗残瘴,江边闲倚楼。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流。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
8、忧国丹心曾独许。——宋·程垓《蝶恋花》
原文:门外飞花风约住。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莫道春光难揽取。少陵辨得寻花句。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诗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以儒学为思想指导的统治方式并没有改变,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不仅要换一个皇帝,而且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甚至要改变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统治,这叫做亡天下。
因此,顾炎武说的天下,实际上主要是指汉民族和汉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顾炎武把天下和国家分开,号召人们不必为某个皇室的兴亡而战斗,而要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这在中国社会思想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顾炎武的思想后来被概括为这八个字,对于鼓舞中国人为自己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多次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曾经不止一次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每当这种时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就激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那首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
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5.关于责任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译文: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6.国家兴忘匹夫有责的全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明末诗人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赏析 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据刘洁修考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