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齐白石和郭沫若的诗句

齐白石和郭沫若的诗句

“三人”指郭沫若.齐白石.毛泽东.

浅斟慢酌:斟,在这里指往杯子里倒酒;酌,在这里指喝酒。

其乐融融:形容气氛和谐,非常高兴。

这篇课文讲的是毛泽东、齐白石、郭沫若三位当代名人争一幅画的故事,反映了这三位名人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敏捷的才思和鲜明的个性。

课文先交代了争画的起因,然后具体、生动地叙述了齐白石向毛泽东索画、郭沫若与齐白石争画、毛泽东同郭沫若争画、齐白石同毛泽东、郭沫若争画的经过及结果,最后讲白石老人把这幅争得的画视为瑰宝。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一下这类文化品位较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对小学生来说又不是一看就能读懂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能受到领袖与名人高尚的生活情趣的熏陶。

本课的重点是借助争画的过程,展示领袖和名人的***性以及各自独特的个性。

他们***同的特点是:互敬互重,才思敏捷,酷爱艺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这三位相互的称谓看,齐白石称毛泽东“您”,郭沫若称毛泽东“您”,毛泽东称郭沫若“您”(在争画的过程中,有时也称“你”),郭沫若称齐白石“齐老”,毛泽东称齐白石为“白老”。再从齐白石最初索画的缘由看,是因为自己的废品被毛泽东当做礼品,心中十分不安,坚持要把这幅画拿走。还可以从毛泽东、郭沫若题诗后,欣然让齐白石把画带走,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争画的过程中,郭沫若以画中之鸟,毛泽东以画中之树,声辩此画应归自己,齐白石乘机让两位名家为画题诗并据此索画,还有毛泽东、郭沫若巧改古人诗句等都反映了他们的才思敏捷。

毛泽东把包印章的画用“金绫装裱”,视为“精品”;毛泽东、郭沫若双双为画题诗,都反映了他们对艺术的珍爱。

争画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动作无不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至于他们各自的个性,就本课表现出的而言,主要是:

毛泽东的风趣幽默。如,“‘且慢!’毛泽东大手一挥,扯着画轴的另一边,也微微一笑,说:‘诗人不要夺人所爱……’”语言中蕴蓄着风趣、幽默,动作中透出小孩一般的纯真。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举不胜举。

郭沫若的灵活机智,善于应对。当齐白石说要“下手抢”时,郭沫若立即“用身子挡住画轴”,并且以“这幅墨宝是送给我郭沫若的”为借口,避免了这位执著的画家同毛泽东之间可能产生的尴尬局面。

齐白石的执著和童真。如,“白石老人有些着急了,他一甩长须,站起身来,说:‘主席,您要是再不应允,我可要下手抢了!’”一位执著的艺术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他“听了郭沫若的说明,欣喜异常,简直有些手舞足蹈了”,丝毫不见在领袖面前的循规蹈矩,而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流露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