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题西林壁》时,有学生提问:“老师,?”我一愣,好小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了?这看似有点“节外生枝”,实则是课外知识的一种延伸,即古人是如何“发表”作品的。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点。现在,既然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了,我就不能借故搪塞,弃置不管。于是,我立即调整教学思路,把问题抛给学生:“有谁能知道这个问题?” 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了。 学生甲:“老师,我以为,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没有带笔,所以他就用石头、木炭代笔,把诗写在墙壁上了。” 学生乙:“我也同意。因为他当时诗兴大发,而又找不到笔记录,怕灵感一过,诗情就忘了,所以他顾不了这么多,就找到‘笔’把诗写在墙壁上,等游览回来后再做处理。” 学生丙:“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苏轼喜欢乱涂乱画。他每到一处,诗兴大发,在墙壁上吟诗作对,也是常事。我们旅游的时候,不也经常看到‘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垃圾广告’么?” 看到这种情景,我拍了拍手,示意叫大家静下来。学生们都把目光投向我,希望听到我的意见。 我清了清嗓子对他们说:“其实,刚才争论的是古人‘发表’作品的一种形式。在古代,纸质、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科学很不发达,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出版发行不像今天那样普及、发达,异军突起,诗人、作家们写的文章又没有地方发表,怎么办?古人们就想到了一种最原始又最科学的编撰出版、发行方式,即刻写在一定规格的木板或竹片上,然后将这些木版或竹片编联起来,就成了一本本的‘书’,史称‘尺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发表’作品的形式。它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广泛。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比‘尺牍’更为科学的出版、发行方式,即用白色的绢等织物写字,通常长一尺,在上题诗寄情,称为‘尺素’。寄的时候叠成两个鲤鱼一样的形状,所以写信易用‘鱼素’、‘鱼书’、双鲤‘之类的说法。最早见于一首汉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饮马长城窟行》中也有记载:‘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到了唐宋时期,‘尺素’逐渐发展成为爱人之间书信的代称,如宋代著名词人晏殊《蝶恋花》写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秦观《踏莎行》中有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尽管那个时代的情书已是红笺,但人们还是称其为‘尺素’。一样是说不尽的‘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到底还是一方帕子的意境比信纸更堪回味。 “后来,那些骚人墨客广泛利用市井、茶楼、酒肆、饭馆、庙宇、驿站、名胜古迹等重要场所,‘发表’文章;在民间广结‘诗社’,以文会友,饮酒作诗,‘发表’作品。这些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唐代大诗人崔颢,一次登临武昌长江之畔的黄鹤楼,时值日暮,俯视江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再仰望天上白去,思仙却不可得,这不禁勾起诗人的思乡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便在此楼墙壁显眼处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千古名诗《黄鹤楼》七律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一出,立刻成了黄鹤楼又一新景观,一时四方游客纷纷前来吟诵传抄。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和图书报刊的出版盛行,为诗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发表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以网络传播为媒介的今天,人们可以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放在‘博客’‘空间’里,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发表’作品的心理需求。” 当学生了解了这层“内幕”之后,心中的谜团顿时解开了。他们不再为无休止的争论而面红耳赤,而是陷入更深层的思考,即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发掘教材因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作为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不满足教材的有限资源,而想跳出书本,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地位。当学生遇到问题而不能解答,或者思维偏离轨道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矫正思想,对于学生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应充分尊重、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征。 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在今天看来,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教师应该成为一本百科全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经师,更是名师。